唐朝时期好像是涿郡吧,先周时期叫蓟,周王分封天下时期,把伏羲神农尧舜禹的后代都给了封土,蓟国就是其中之一,之后的战国时期燕国吞并了蓟国,都城也由涿州一带迁到了北京,燕京或许只是代表燕国都城而非名字,晋时期的《水经注》已经把北京称为涿郡了,这个称呼或许始于秦始皇的郡县制,或许始于曹操,到了北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实行国家体制改革,北京已经称为幽州了,之后大家就都知道了,元大都、明、清北京。宛平、北平的叫法都是很晚了。
北京是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历史上一直是中国北方地区的军事和商业重镇。蓟城,燕都,燕京,涿郡,幽州,南京,中都,大都,京师,顺天府,北平,北京等。北京最早在元朝的时候做为首都,然后历经明,清两代,时间跨度可以说是很大了。唐朝在中国历史朝代里也是比较繁盛的,但那时唐朝的首都为长安,今西安。北京在那时为幽州并不出名,但确却在地理位置上有着很大的战略价值。
北京在唐朝不同时期叫的名称也不一样
1.唐朝开始设立过幽州,而当时幽州包括北京,固可以称北京为幽州。
2.在唐朝天宝年间,北京又属于范阳郡下,所以可以称为范阳
3.到了唐肃宗乾元二年,史思明自称燕帝,称当时北京为燕京,固北京也可以称为燕京。
我们现在习惯把北京与首都联系起来,甚至有人认为先有了北京才会有“京城”这个说法,实际则不然,北京在古代很长时间里面都不叫北京,从明朝开始才有了现在北京的说法,而历史上曾经叫过北京的地方许多并不在现在的北京市范围里面,比如在辽代的时候现在的北京城只是被称为“南京析津府”,宋代的时候北京在河北大名府,所以是先有了“京城”的说法,才有了后来的“北京”的称谓。
北京在各个朝代的地名都不一样,不过从西周到唐代之前,北京一直被称为“蓟”,北京城最早的雏形始于武王灭商之后封尧的后代于蓟。到了唐代,北京的地名开始发生变化。也是在唐代,北京地区第一次出现“幽州”的称呼。唐朝初年的时候,幽州一度被改名为“涿郡”,不过很快“涿郡”又被改为了幽州。
不过现在的北京和当时的幽州在地理位置上面并不完全重合,幽州还包括现在的河北的部分地区,唐玄宗***十八年(730年),幽州东部的渔阳、玉田、三河等三县被分离出来另置蓟州。
唐朝天宝元年,改幽州为范阳郡。治所在蓟县(与现在的天津蓟县不是一处,实际地理位置在现在的北京城西南方向),管辖范围包括如今北京大部以及天津和河北的一部分,幽州节度使随即也被改为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就是担任范阳节度使时,发动对唐王朝的叛乱的。安史之乱结束后,范阳被重新改名为幽州。唐代的幽州地区自安史之乱后就形成了对唐朝中央尾大不掉的局面。
根据公元741年,唐朝时期地图。
此时今北京市境内存在十一县,分属三州。
幽州,即汉武帝置十三州刺史部之一的幽州,也是如今北京市行政建制的起源。南北朝时期幽州辖境渐缩,隋初改为涿郡,唐初复改为幽州。
檀州,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幽州地置,大业年间改为安乐郡,唐初复改为檀州。1123年金以契丹山前六州归宋,此为其中之一。明初其地级行政建制废。
怀柔县(前),唐***四年(716年)置,今顺义区行政建制的起源。金明昌六年(1195年)改名温阳县,元朝并入顺州为州城,明初改为顺义县。1998年改设顺义区,至今。
北京市在唐代属于涿郡或者幽州。隋朝改幽州为涿郡,唐朝建立后,唐初武德年间,涿郡复称为幽州。贞观元年(627年),幽州划归河北道。后成为范阳节度使的驻地。安史之乱期间,安禄山在北京称帝,建国号为“大燕”。唐朝平乱后,复置幽州,归卢龙节度使节制。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kcmrd.com/post/84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