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朝古都。北京在古代称蓟城,先秦时期曾是燕国都城。。十六国时期,前燕鲜卑慕容儁还曾一度在此建都6年。辽会同元年(938年)升幽州为南京,建为陪都,又称燕京,蓟城则称南京城或燕京城。金朝灭辽以后,海陵王天德三年(1151年)在辽南京城的基础上,扩展其东、西、南三面,次年竣工。贞元元年(1153年),改燕京为中都,迁都于中都城。元朝灭金以后,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年)十二月决定以金中都城东北的原辽、金离宫为中心,修筑新城,次年(1267年)正月兴工。至元九年(1272年)命名为大都,定为京师。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大都城基本竣工,历时18年。明初改元大都为北平。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改北平名北京,为陪都。永乐十八年(1420年)以北京为京师,宣布迁都。清朝也将北京定为都城(1644年9月)。
七朝古都。北京在古代称蓟城,先秦时期曾是燕国都城。。十六国时期,前燕鲜卑慕容儁还曾一度在此建都6年。辽会同元年(938年)升幽州为南京,建为陪都,又称燕京,蓟城则称南京城或燕京城。金朝灭辽以后,海陵王天德三年(1151年)在辽南京城的基础上,扩展其东、西、南三面,次年竣工。贞元元年(1153年),改燕京为中都,迁都于中都城。元朝灭金以后,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年)十二月决定以金中都城东北的原辽、金离宫为中心,修筑新城,次年(1267年)正月兴工。至元九年(1272年)命名为大都,定为京师。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大都城基本竣工,历时18年。明初改元大都为北平。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改北平名北京,为陪都。永乐十八年(1420年)以北京为京师,宣布迁都。清朝也将北京定为都城(1644年9月)。
北京老九门城门只保留了一个正阳门(前门),是完整的城门。 德胜门算是半个城门,只剩箭楼。
21世纪初,重建了永定门箭楼,但位置西移了几百米,原城楼位置现在是交通干线。
北京历代共有城门32个,分别为内城九门,外城七门,皇城四门,龙脉口四门,宫城四门,现代城门等。北京旧城有“内九外七皇城四”之说,指得是内城九门、外城七门以及皇城四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kcmrd.com/post/84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