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瑞AED除颤仪又称自动体外电击器、自动电击器、自动除颤器、心脏除颤器及傻瓜电击器等,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医疗设备。
谢邀请。AED是自动体外除颤仪,对于猝死的患者非常有效,除颤仪的品牌也有很多,当危机发生时,关键是如何找到这些除颤仪。前几天去北京教工休养院开会,看到一个辰邦智能急救站,这个理念还是很不错的,可以通过扫一扫微信或者身份证随时取用最近的AED,还能联动后台客服和最近的志愿者寻求帮助,希望这样的有效的智能急救站能快速普及到公共场所,尤其人流量大的地铁、体育场馆、景点、酒店等地。
6-20 17:49:47
北京最早的地铁(北京地铁1号线)是1965年7月1日举行开工典礼,1969年10月1日开始试运营,实行内部售票,接待参观群众。1***1年1月15日,1号线正式向公众运营。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开通地铁的城市。宣告了中国没有城市地铁历史的结束。
2020年10月27日,北京市启动轨道交通车站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工作。2022年底,北京市所有轨道交通车站将实现AED设备全覆盖,一线站务人员培训取证率达80%以上。北京地铁信号系统原为铁路自动闭塞人工驾驶模式,后引进改造为ATC系统,环线***用自行设计安装的CTC+移频轨道电路+ATP系统。
北京地铁针对手机信号问题,所有在建地铁线路都配合电信运营商开通商用通信系统,将地面3G信号引入地下,并实现地下3G覆盖。线路还将进一步运用标志色,方便乘客对换乘流向和线路的识别。
心脏骤停,那是相当于进了鬼门关,居然被生生捞回来了。靠的是什么呢,
1、倒地时有人能早期识别出来心脏停跳,并马上开始按压。
成都的华西坝地铁站刚好是医院周边,人来人往医护人员很多,顺便救个人,那算小事。此人心跳停了固然不幸,但***的是在恰当的地方遇到恰当的人,死里逃生,成就一段佳话。
识别心脏骤停+开始胸外按压+除颤器除颤,看起来很专业,实际很简单,普通人短短时间就能学会,并且在现场急救时完全媲美医护人员,所以需要学一堂急救课,在更多的场所配置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深圳每个地铁站都由了),如果地铁能走出这一步,那么成都每个地铁站都可以成为华西坝式的安全港湾。
下周六,8月17日,我在河南郑州有一堂四小时急救课,手把手教你最实用的急救技能,每人操作练习,有兴趣可以私信我。
急救科普作者:急诊夜鹰
先为这四位华西医生点个赞。
这名男子,也是不幸(心脏骤停)中的万幸(遇到四位医生)。
要知道,心脏骤停,时间就是生命。医生把握住了4分钟的黄金时间,让心脏跳动停止者“死而复生”。四分钟后再实施心肺复苏,成功率就降至50%了;10分钟以上再开始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死亡率就接近100%了。
讲一下急救步骤和心肺复苏的要点,越简单越好记:
1、现场评估:安全位置,平躺硬平面上。
2、判断意识、呼吸:呼吸、心脏停止。
3、呼救:身旁的人赶紧拨打120.
位置:用双掌根对准患者胸骨下1/2段(两***连线的中间位置)。
用力:成人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
快速:成人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kcmrd.com/post/82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