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珠洞
宝珠洞建于清乾四十六年(1782年),寺院内有正殿及两厢配殿,殿后有岩洞,深广约五米,内砾石胶结,砾石颗粒状若巨珠,故名“宝珠洞”。
宝珠洞是清代香界寺住持海岫和尚用十指枢去一粒粒砾石,天长地久慢慢形成的。
1. 雾灵山:位于北京市密云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独特的地质景观,可以进行徒步爬山、探索洞穴等活动。
2.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是中国最著名的长城之一,可以进行徒步攀登、露营等活动。
3. 大觉山: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是中国佛教文化胜地之一,山区有许多古刹和庙宇,可以进行徒步、打坐冥想等活动。
4. 十三陵景区: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是明、清两代的***陵寝群,山区风景秀丽,可以进行徒步或自行车探险。
5. 大峪谷: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是一个自然风光优美的峡谷,可以进行徒步、攀岩和漂流等探险活动。
这些山区景点都提供了不同程度的探险和户外活动机会,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偏好选择适合的山区进行游玩。
两处遗址的文化堆积丰富,出土遗物包括各种石器、骨器、穿孔蚌器、夹砂的褐色陶器、人骨和大量动物骨骼。此外,遗址附近还发现有种植水稻的遗迹。
仙人洞遗址的洞口朝向东南,前面有一条小河。遗址出土遗物丰富,有石器、骨器、穿孔蚌器、陶片和人头骨、下颌骨、牙齿等,还有数以万计的动物骨骼碎片。其中最特别的是年代超过万年的夹粗砂条纹陶、绳纹陶,这不仅是东亚地区,也是世界上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陶器标本之一。
此外,还发现了12000年前的野生稻植硅石和10000年前的栽培稻植硅石,这是现今所知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之一。遗址发现有华南地区洞穴罕见的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的清晰地层堆积,为探讨人类如何从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这一世界性大课题提供了重要资料
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位于江西省万年县大源镇附近的小荷山脚和吊桶环山顶, 坐落于小而湿润的大源盆地内,相距约800米,是中国南方地区典型的洞穴遗址。 1993~1995年,北京大学考古系、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美国安德沃考古基金会联合组成中美农业考古队,开展了对万年仙人洞取样、发掘和对万年吊桶环遗址的发掘,并对两遗址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遗物,获取了大量自然、人文信息。 1999年夏继续进行了发掘。时代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两遗址在石制品加工和陶器制作方面有明显差异。陶片为目前发现的中国最原始的陶制品之一。发现了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清晰的地层关系证据,并找到新石器早期的水稻遗存。 仙人洞、吊桶环遗址的地层堆积,涵盖了由旧石器时代末期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完整地层序列,它对于研究人类如何由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文化演进过程。
尤其是对有关稻作农业起源、陶器的发现、动物的驯化等重大学术课题的解决提供了相关的考古学证据,揭示出目前我国从旧石器时期向新石器时期过渡的最清晰的地层关系证据。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kcmrd.com/post/80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