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生活在上海,后来去北京工作十年。我觉得上海的生活比北京的要细致、方便一些,比如上海的很多社区小店小超市,很多年前就是送货上门的,可2008年的北京小区里的超市根本不肯送货上门,加人工费也不肯,后来随着网购的普及,送货上门的问题才解决。另外,上海有很多社区小饭店,里面的菜肴不贵,但清洁精致,北京的小馆子就相对粗燥些。
我老妈就是上海人,从大学毕业就分配到北京,现在已经退休很久了。我妈一直到老还在嫌弃北方的菜粗糙,生活中做菜还保留了很多上海菜的特色习惯,不过近些年北京几乎能吃到全国的风味了,就渐渐不抱怨了。另外,上海老乡碰面或打电话,一定是会用上海话聊天的,即便他们都在北京已经好几十年了。但是为人处世方面,她一直觉得上海人太精明计较,不如北方人大气。另外就是气候,北方干燥风沙大,不如南方湿润,但是夏天凉快些,冬天还有暖气,各有千秋吧。现在老了退休了,她会两边都住一住。
要说这个俺可有一点发言权。那是因为俺是北京人,俺老婆就是上海人。
据她讲,刚到北京的时候她也是不习惯,觉得吃不到上海的生煎包,吃不到上海烧的那种小黄鱼,吃不到上海那种小葱烧大排,吃不到上海的雪菜肉丝面,吃不到上海的荠菜大馄饨。嗐!总之,就是不习惯呗!
后来我这个动手能力很强的大厨师,开始主攻上海菜。按照上海菜的做法一道一道地都学会了,还在多方面进行了改良。比如说为了身体健康,尽量不用猪油。现在我可以做的一手比较地道的上海菜,老婆吃的还蛮高兴的。
当然我也经常做一些北方的饭菜,特别是面食,我经常自己和面擀面做炸酱面、做包子,包饺子,烙馅饼、烙葱花饼,做豆角焖面,做肉炒饼,疙瘩汤等。炒菜方面做一些我拿手的酱肘子、红焖羊肉,红烧肉,四喜丸子,清蒸鲈鱼,鱼香肉丝,宫保鸡丁,水煮肉片,干锅肥肠。我们还经常在家吃火锅,有涮羊肉、牛肉火锅,有海鲜火锅,总之,只要爱吃什么咱就做什么。到了后来,您猜怎么着?她现在不爱吃上海菜了,她已经习惯了北方菜了。
有一年五一节,我们全家去上海去看望她叔叔、大姨,舅舅等亲戚,本来***玩上半个月后,再顺便去杭州西湖、绍兴古镇、宁波舟山那边的普陀山旅游一番,结果刚到上海才三天,她就受不了,她说:上海怎么这样潮湿闷热啊?过去没觉得这么难受啊,上海的生煎包也不如过去的好吃了,上海的荠菜大馄饨也不是那个味儿了!咱们还是回去吧,我想吃炸酱面了,我还想吃涮羊肉,我还想吃你包的饺子!没办法!***赶不上变化快啊,返回吧!
从那以后,老婆再也没有回过上海。看来习惯成自然,这话说的确实有道理啊!
我就是在北京生活的上海人啊。自从18岁离开上海到北京上大学,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刚来北京的时候各种不习惯,一个商场和另一个商场隔着好几里地,不像上海徐家汇南京路商场一家挨着一家。在上海的时候不怎么喝水,到了北京走到哪儿都得拎个保温杯,否则就上火流鼻血。坐火车从上海到北京,从过了天津嘴唇就开始发干紧绷😂但是,现在我很喜欢北京,尤其是冬天的暖气,秋天的暖阳。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kcmrd.com/post/80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