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 我们可以提前问问老人孩子爱吃什么 我们提前备好 然后呢在给他们搭配些菜 就OK了 要是不会做饭的话 头条抖音上都可以学 多看几遍视频就会熟悉了。也得为我们准备爱吃的菜。最后祝你永远吃不胖
年夜饭是非常考验主妇们的一顿饭噢!饭桌上又有老人又有小孩,都要面面俱到,真是一件考验技术的事。
这里呢,我给大家推荐两道菜肴:海参小米粥、五彩虾仁,分别是做给老人和孩子吃的。
海参小米粥营养丰富,能够增加免疫力,而且口感绵软细腻,很适合给老年人食用。
五彩虾仁营养也很丰富,包含了多种蔬菜的营养元素,而且颜色鲜艳好看又没有虾壳,做给孩子吃最适合不过了。
下面我来分别介绍一下这两种菜肴。
1、将小米淘洗干净后用清水浸泡30分钟。
2、砂锅里放入清水、小米,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焖煮。
3、另外准备一口锅,放入清水、姜片、料酒,将海参焯水后捞出。
4、等小米粥煮至粘稠后,把海参放进去煮3分钟。
现在的生活和往年没法比,往年一年到头吃不上几顿好的,如今天天白米细面,几乎天天都有各种肉食可吃,在过年的时候都吃的比较清淡,在说年轻人和老人都喜清淡的,吃着对身体也很好。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年夜饭老人小孩该给他们做那些菜?我们家年夜饭都是我做这个问题对我来说很简单 我年夜饭给老人做一份红烧狮子头,我们家老人很喜欢吃,口感很好!红烧狮子头做法如下:
材料:1:准备好剁好的肉馅500克
2:油菜:50克
3:胡萝卜:25克
4:葱:两根
5:生姜:1小块
6:淀粉:适量
调料:
食用油:,500克
酱油:,60克
年夜饭,几道大莱必不可少,我就不一一重复啦。我有几款适合男女老少的私家小莱,小吃。今天恰巧做了三种,就顺便展示一下。
一,三色,三味牛肉干。(原味,辣味,咖喱味)。不用半小时完成。
二,胡罗卜丸子。十分钟搞定。
三,炸蔬莱,任何蔬菜和蘑菇。
1.竹笼米粉肉
相传多年前,苗家有一孝子每逢外出做工都会把饭菜带回家给失明的母亲吃,他的孝心感动了一位有钱有势的员外,员外吩咐厨房加一道肉菜,并且这菜可打包带回家吃,员外的壮举又影响了街坊乡邻,于是竹笼米粉肉成苗家大宴宾客和逢年过节必上的菜,而这一传统美德也流传至今
腊味合蒸-猪三宝(隆回县)
2.腊味合蒸,是邵阳地区逢年过节每家每户必备的一道主菜,在隆回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象征着团圆吉祥,腊味合蒸-猪三宝更是结合了花瑶当地特色腊香浓郁、口感独特。猪血丸子用由农户散养的土猪五花肉、优质的泉水豆腐、土猪猪血杂糅拍打成团,用特定的柴火长时间低温熏制而成,所制作香肠和腊肉的猪肉都来自于雪峰山高海拔地区,肉质紧实,嫩而不柴
我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父亲节、母亲节啥的看法已经改变不少了!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只让我们的孝心存在于节日期间!更应该注重平日里的点点滴滴中!
对于做父母的人来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团聚,而只有父爱母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虽然我也会在这种适合表达感情的节日里,带着鲜花及礼物去陪伴我的父母,陪他(她)们去吃大餐,但由于我与父母同住北京,不过是一个城东一个城西罢了,相距不过二十分钟车程,常回家看看是我的常态,因为我想珍惜与父母共度的快乐时光!
在父母眼里我们多大也是他(她)们的孩子,父母常常对我说的话,就是不求我们的社会地位有多高,赚了多少钱,而是希望我们踏踏实实的过日子,钱够用就好,身体健康就好,小家庭和睦幸福就好,我们把生活经营好就是对他(她)们最好的孝顺!
这样的话我会永远记在心里,尽所有的可能去陪伴父母,给他(她)们带去快乐!
其实父母真的不在乎什么母亲节或者是父亲节什么的,因为父母都老了,孩子可能都不在身边,可能我们小的时候天天在家,父母不觉得孤独,当我们长大以后,都天南海北去工作的时候,父母会很想念我们,其实父母不需要我们回报他们什么,只是在他们想我们的时候我们能回家看看他们就行了,我也非常希望我们这些做儿女的,不管你有多忙,一定要抽出时间回家去看看父母,去陪父母聊聊天,跟父母聊聊家常,去给父母做最他们爱吃的菜,其实父亲节和母亲节的含义是什么,就是让这些儿女们别忘了家中还有父母,常回家看看,回去看看咱爹咱妈,祝全天下所以的父母身体健康。
爱新觉罗·弘历,清朝入关后的第4位皇帝,即清高宗,俗称乾隆皇帝。乾隆在位前期,清朝达到了康雍乾盛世以来的巅峰,也是农业文明发展的巅峰时期,人口一度高达3亿,国库收入年均高达7000万两之多。所以乾隆皇帝的除夕年夜饭,极尽奢华。
清朝皇帝的年夜饭可以享受冷热菜肴40品,外加各种点心、酒类、奶茶无***供应;皇后可以享受冷热菜肴32品;其他嫔妃们的冷热菜肴也高达15到24品不等,而陪吃陪喝的皇亲贵胄和大臣们可以享受基本的冷热菜肴24品外,还可以额外享受乾隆吃剩下或者不愿吃的恩赐的菜肴及点心和酒水。乾隆特殊点,享受“大宴”(自己独享的)含点心及冷热菜肴8路63品外,还要和众人一起享受“酒宴”冷热菜肴40品。这很显然吃不完,乾隆又大方,宴会结束的时候连盛菜肴以及餐具都一起赐给王公大臣们,而乾隆最喜欢用的就是金碗、金盆、珐琅葵花盒、金匙和象牙筷等。
乾隆的年夜饭虽然丰盛,吃那么多道菜。但是受历史条件限制,乾隆爷的饭菜虽然看起来量大、品种多,但是在今天看来也就似乎普通人家饭菜的加强版而已,根本不存在民间想象的山珍海味,连甲鱼、鲍鱼、海参、熊掌、虎鞭这些都没有,跟别提猴脑这些了。主要内容还是猪、鸭、鸡、鱼、鹅、鹿。就目前而言,普通人家的年夜饭虽然达不到那么多菜品的标准,但是从食材而言,这些种类基本上普通家庭都可以实现得了了。
首先,除夕早餐这一顿,是“祈福宴”。内容是“胙肉”,也就是祭祀用的、不能加调料、用白水煮的肉,关键还是放了几天的冷肉。不夸张地讲,大冬天吃这种肉,大肥膏子都塞牙。所以皇帝都通常象征性地咬一口,然后就赏赐给“重要的”皇亲贵胄,一般来讲大臣都没这口福。乾隆没继位之前曾经替雍正吃过一次,眼都没眨,大口就吞下去了。雍正很高兴,有担待,后来位子就传给他了。而后宫的后妃们运气要比乾隆“差”一点,她们的食物主要是黄米饭、饽饽(馒头)、年糕等,她们没资格吃“用来祭神的肉”。
其次,除夕的第二顿饭是“赐臣宴”。从午时(中午11点到1点之间)开始,当天所有官员站着在保和殿外等待乾隆,那个小风一吹,顿时感觉精神抖擞。一直等到乾隆进殿落座之后,群臣才开始按次序进殿。群臣先叩头、然后开始吃点汤饭或是细粉鸭子垫补一下,然后进入正式的“赏菜”环节。乾隆每赏一道菜,受赐的王公大臣就要咣咣地叩头,谢主隆恩。不过那道菜从做出来,再等到自己的嘴里,已经是半天前的了。
再次,正经的饭菜终于来了,也就是酉时(下午5点到7点)在乾清宫举行的“年夜饭”了。根据乾隆46年(1781年)的清宫档案《节次照常膳底档》记录,乾隆46年除夕,大宴桌上事先准备好的八路63品膳点外,乾隆进的第一道膳是“汤膳”,用“对盒”盛装,放在飞龙宴盒上呈进的。左一盒为“燕窝红白鸭子腰烫膳”一品,“粳米乾膳”一品。右一盒为“燕窝鸭腰汤”一品,“鸭子豆腐汤”一品。皇帝的汤送完了,给妃、嫔、贵人、常在送汤,也用对盒,但数量减半,每人一副,内装粳米膳一品,羊肉卧蛋粉汤一品。
传完“汤膳”就要传正式的“酒宴”了,这时再奏乐,随着乐声“上万岁爷酒宴一桌40品,摆5路,每路8品”。这40品菜有荤菜20品,果子20品,也用对盒呈进。但是这些菜乾隆基本上就象征性地动下筷子,原因很简单,自己“大宴”还吃不完呢,真要把这些再吃下去,没那个肚子;但是如果不吃,别人又不能动筷子。太监们也是非常鸡贼,舞乐一响,总管太监就立刻喊道“请酒一杯至万岁爷前跪进”。乾隆开喝了,其他人也得跟着喝一杯;然后就还是奶茶、果子、点心按次序,机械刻板地进。这中间,和我们在电视剧上看到的“今晚不分君臣,我们痛饮,不醉不归”不一样。基本上没有敬酒互动,更没啥交流。所有节目结束后,妃嫔们先“起座”,然后总管太监报告皇上“宴毕”,然后是“万岁爷起座”。乾隆临走前,看了看桌子上的剩菜,对太监耳语一番,走了。
然后就听见,太监宣旨了,“奉旨,大宴一桌赏:罗布藏多尔济、拉他那西弟、孔拉丰阿、福隆安、梁国治、和珅、董浩、福长安。酒宴一桌赏:睿亲王、庄亲王、裕亲王、诚亲王、恒郡王、和郡王,钦此。” 一帮吃剩菜的跪谢隆恩。
乾隆爷的年夜饭是不是和我们想象中的不一样?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kcmrd.com/post/78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