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荠菜200克,猪肉150克,馄饨皮500克,鸡蛋1个
调料:菜籽油3茶匙,胡椒2茶匙,盐适量
做法
1、准备好荠菜和馄饨皮。猪肉洗净剁成茸;荠菜洗净切碎;香葱切细粒备用。荠菜和猪肉馅混合,加入油、盐、胡椒调成馅料。取馄饨皮,放入荠菜馅料,包成元宝状。
2、包好的馄饨,锅中水开,下入馄饨。煮开锅,点入冷水,至煮熟。碗中加入芝麻油、胡椒,盛入馄饨,撒上葱花食用
入冬后谁不想喝碗“热馄饨”。所谓喝馄饨喝出老北京的味儿,其中一条就是小贩往碗里盛完馄饨后,你可以根据自己口味爱好要求他放作料。我爱吃冬菜,所以经常请小贩多放些冬菜,聪明的小贩在满足你的要求后,会适当调整其他作料比例,以让你喝得舒服。否则,冬菜多了汤就咸啦。这就是小贩经营的过人之处之一。
我记得那时卖馄饨的小贩,大多是在傍晚凉爽时下街,尤其是寒冷的冬季,大街小巷常见为生计奔波的卖馄饨的小贩。他们挑着沉重的挑子,沿街叫卖“馄饨开锅喽!”喝馄饨的人,在寒冷的冬季喝起馄饨分外香、从心里暖,但那些小贩呢?所以,至今那些卖馄饨小贩的身影令人难忘!
如今,似乎人们喝馄饨不那么讲究了,如果想喝,包点儿饺子,然后连汤带水再放点儿香油、酱油、香菜等作料,就能当作馄饨喝;至于“馄饨侯”,也增加了不少馄饨品种,而且带卖其他食品。
所以,在北京喝馄饨,似乎已经没有当年的原汁原味儿了。至于叫什么“吃馄饨”还是“喝馄饨”似乎更没人计较了。只要您想吃,方便了就去“馄饨侯”或其他经营馄饨的饭店;不想去,回家包点儿饺子,然后连汤带水放点儿作料就当馄饨吃。当然,在作料的选择上,您的自由度还大,其他方面您就别讲究啦!
喜欢美食小吃的朋友请关注我们《宝葫芦美食》这里就有你最喜欢的美食小吃!
早年,京城卖馄饨都是挑挑儿的,一口小锅,中间用铁皮隔开,一边煮骨头,一边开着锅,可随时煮。皮薄、馅足,肉多而不腻,鲜香味美,汤汁浓而不浑,冬菜、紫菜、虾皮等辅料全。不过,现在冬菜已绝产。在北京,当初卖馄饨最有名的首推地安门的“馄饨范”。北京现有的馄饨名家,当说是原来王府井北口八面槽儿的“馄饨侯”了。
材料:前腿肉200克(三肥七瘦的鲜肉),鸡蛋两个,小葱1把,生姜1块,花椒一小撮
调味料:盐,生抽,耗油,料酒
调制方法:葱段、花椒、生姜和水一起浸泡过滤而得。用这水调制的肉馅鲜香不腥。肉切成肉丁后,再剁制细小,分多次次加入刚刚泡制的料水,搅拌至肉馅粘稠,上劲,再加入少于葱花,盐,耗油,搅拌均匀即可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kcmrd.com/post/78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