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肝是老北京的传统小吃。具有汤汁油亮酱红,肝香肠肥,味浓不腻,稀而不澥的特色。炒肝儿是由宋代民间食品“熬肝”和“炒肺”发展而来的北京小吃,以猪的肝脏、大肠等为主料,以蒜等为辅料,以淀粉勾芡做成的北京小吃。
制作方法编辑
主料:大肠、猪肝。
辅料:蒜末、黄酱。
1、首先锅中放油,放入两只八角、葱姜末和蒜末,煸出香味后放入黄酱,加入开水,放一点酱油、盐;
2、开锅后放入肥肠,煮上五分钟后,放入猪肝,加一点鸡精,然后倒入白薯淀粉,开锅后关火,然后放入蒜末即可出锅。
注意事项
1、大肠要事先用盐和醋搓洗;
2、肥肠和肝的比例为3:1;
主料:
猪大肠500克,猪肝200克;
辅料:
酱油10克,黄豆酱20克,白胡椒粉2克,水淀粉50克,老抽5克,料酒20克,精盐10克,大葱1颗,大蒜2头,瑶柱5个,蚝油5克,生姜10克,醋少许,盐;
老北京炒肝的做法:
1.猪肝放入清水中浸泡半小时,换水三次,去掉血水;
2.猪肝洗净,切成2mm的片,加料酒拌匀腌制10分钟;
3.大葱切段,生姜切片,大蒜切粒,黄豆酱用水化开;
4.猪大肠事先用盐和醋反复搓洗,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5.大肠下锅,加入适量清水没过大肠,并放葱段、姜片、大料和花椒、料酒一起煮,直到煮烂为止,然后捞出将肠子切段;
豆汁,这是一种很传统的北京食品,用做绿豆粉的粉浆,经发酵 而成。食用前,用锅煮沸,喝时会有一种特殊的味酸,有很多的外地人都不 大喝的惯。
卤煮火烧,是北京最有特色的小吃,相传在光绪年间用五花肉煮制的苏造肉价格昂贵,后为都用猪头肉和猪下水来做,经过民间烹饪高手的传播,久而久之,造就了卤煮火烧。卤煮火烧是将火烧和炖好的猪肠和猪肺放在一起煮,辅之以炸豆腐片、卤汁,加蒜汁、酱豆腐汁、香菜等辅料,使火烧透而不黏,肉烂而不糟,颇受人们的喜爱。
北京老酸奶,在吃饱喝足之后,再来一怀北京老酸奶,这种感觉真的好爽!已有近千年的饮用历史。据介绍,普通酸奶是先发酵后灌装;而老酸奶属于凝固型,较传统的制法中,必须以鲜奶为原料,将半成品分别灌装到预定包装里,密封后实施72小时的冷藏发酵,制作时间长,保质期相对较短,因此要放在冰箱中保存。
豌豆黄儿,做为北京春夏季节应时小吃。开始在民间相传,后来传到皇宫。豌豆黄儿,用上等白豌豆为原料,做出成品色泽浅黄、细腻、纯净,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凉爽口。因慈禧喜食而出名。其制法是,将豌豆磨碎、去皮、洗净、煮烂、糖炒、凝结、切块而成。传统做法还要嵌以红枣肉。以仿膳饭庄所制最有名。
如果你来北京,你觉得必须吃的有什么?
我长这么大,还没去过我们的首都,不过一直是我的梦想。北京有很多东西值得我去看一下,北京不仅是我们的首都,还有很多旅游观光景点和美食。如果我北京我觉得我必须要尝试一下以下五种美食,不然就有点对不起我这张好吃的嘴了。
(1)去北京必须吃的第一种美食:北京烤鸭
北京烤鸭可谓是名声在外啊,去北京我觉这是一道必须去吃的美味。北京烤鸭现在很多地方都有,但是我觉得并不是很正宗,只有去北京吃才能吃出那种味道。北京烤鸭最出名的店就是‘全聚德’了,北京烤鸭做法和吃法都特别讲究,没吃过但是看过,我觉得去北京一定要试一试。除了‘全聚德’外,还有一家店也特别出名,那就是北京大董烤鸭店,这个主要是走高端路线,有机会也想一试。
普通的羊肉火锅我吃过,但是北京的羊肉火锅还没吃过,只是从电视上看过,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铜锅,我觉得别有一番韵味。老北京涮羊肉火锅也叫‘涮大羊’、‘吃锅子’,特点就是用铜锅烹饪,羊肉‘片薄如纸,片片完整’,所以去了必须要尝试一下。
(3)去北京必须吃的第三种美食:豆汁
这是一道有味道的老北京小吃,经常能在网上看见它,对它有褒有贬。豆汁是老北京的特色传统小吃,已经有三百年的历史了,主要就是用绿豆发酵而来,有养胃清火的功效。虽然听说很难吃,但是这是值得必须要去尝试的一道小吃。
(4)去北京必须吃吃的第四种美食:老北京杂酱面
这个我倒是吃过,不过我觉得和平时的杂酱面区别不大,可能我吃的不是正宗的吧,所以去北京也必须要尝试一下。
以前就是我觉得去北京必须要吃的四种美食,毕竟还没到北京,去了肯定不止这些。有没有一样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kcmrd.com/post/76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