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租房资讯 > 正文

北京京西自然营地租房,京西自然风景区

  1. 朱瞻基是怎样用3千铁骑亲征蒙古5万大军的?

朱瞻基是怎样用3千铁骑亲征蒙古5万大军的?

《明史·本纪第九·宣宗》丁未,帝自将巡边。九月辛亥,次右门驿。兀良哈寇会州,帝帅精卒三千人往击之。己卯,出喜峰口,击寇于宽河。帝亲射其前锋,殪三人,两翼军并发,大破之。寇望见黄龙旂,下马罗拜请降,皆生缚之,斩渠酋。甲子,班师。癸酉,至自喜峰口。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边报胡寇数万南侵,豕突兽奔,已迫近境。朕躬率铁骑三千驰赴之,将士比力协心,咸奋一当百,斩馘虏首万余级,擒其酋长百余人,径捣其巢穴,尽获其人口,兵器马匹牛羊辎重不可胜计,腥膻荡涤边境肃清即日班师。”

以上是明史和宣宗实录记载明宣宗朱瞻基,在宣德三年,也就是公元1428年,亲率三千骑兵直捣蒙古兀良哈部,致兀良哈部大败,斩敌万余,获牛羊无数,兀良哈下马跪拜请降的战役,史上称“明宣宗出击兀良哈之战”,战场在宽河,也称“宽河之战”。

北京京西自然营地租房,京西自然风景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朱瞻基是明朝少有的能文能武的皇帝,有一番作为,跟他父亲有“仁宣之治”的政绩,朱瞻基是朱棣最喜爱的孙子,16岁就带在身边到处打仗,所以朱瞻基也培养成了英武的马上皇帝,宣德三年,朱瞻基率军巡边,走的也不远,就在北京周围转转,刚到喜峰口时,听到前方将领来报,说蒙古兀良哈部有万余骑兵又来侵扰,已抵达宽河,也就是今天河北宽城县。

明朝的蒙古是个什么情况,元北逃后,蒙古各部被打散,有些依附明朝,有些远遁漠北,有些想过刀口舔血的生活,兀良哈部是当时比较大的部落,明朝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态度是很冷漠的,长城一修阻隔的干干净净,偶尔开放个边市还多有限制,缺少物质的蒙古各部只能靠抢,这不,眼看入秋了,要为冬天火锅作准备,于是兀良哈部南下来抢铁锅了。

朱瞻基亲征的蒙古大军是吴良哈部。自从朱元璋平定了天下以来,明朝边疆还算稳定,一直到朱棣统治期间,蒙古人向明朝朝贡称臣,当然,他们也得到了更多的好处。期间也有些蒙古人偶尔去侵扰辽东边境,每次都被打的仓皇而逃。朱瞻基统治时期,蒙古人又大肆骚扰明朝边境。

北京京西自然营地租房,京西自然风景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宣德三年(1428年)九月,朱瞻基为了防备蒙古人的突然来袭,他亲自率军巡边,当他到石门驿喜峰口时,接到守将的报告,蒙古兀良哈部的千军万马已经入侵到大明境内,他们行军急速,来势凶猛。经大宁、会州,马上就要抵达宽河。

十五岁就跟随爷爷朱棣亲征蒙古的朱瞻基听到报告后十分镇定,他立刻和将领们展开部署,分析敌人军情。根据多年的作战经验,他了解蒙古军队虽然庞大,但有其弱点,他们行军集中,战斗力与明军相比差远了,朱瞻基认定兵不在多而在于精,他亲自精选铁骑兵3000飞奔前往,每个骑兵领两匹战马以备不时之需,他们个个身披盔甲,携带神机铳以及十多天的干粮。战马的嘴用器具夹住,不让它们出声,所有的士兵也不许说话,快马加鞭,悄悄行军。他们很快来到距离兀良哈营地只有二十里的宽河。

行军人员少容易麻痹敌军让敌人轻敌。

北京京西自然营地租房,京西自然风景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果然,当蒙古哨兵望见朱瞻基的军队时,以为是普通的戍守边疆之兵,就全军来迎战。

朱瞻基命令将铁骑分为两路夹攻敌军腰部,他们先用箭射击,朱瞻基“擒贼先擒王”,他亲自射死三个敌军先锋,敌军乱了套,它们看到两边猛扑过来的明军,根本不敢前进。

就在敌军呆傻间,朱瞻基又命明军连续发射神机铳,面对这么大火力,蒙古兵根本无法招架。不一会,敌军人马死伤大半,剩下的抱头鼠窜。

一些跑不掉的敌人看到朱瞻基的黄龙旗,才知道是大明皇帝亲征,全部下马跪拜求饶,高呼投降。朱瞻基将这些人捆缚,俘获了兀良哈骑兵的大批的马匹装备,牛羊骆驼等牲畜。

二天,朱瞻基下令将俘获的首领枭首示众,以儆效尤。接着朱瞻基下令各将领搜杀附近的蒙古部落。杀了一万抵抗的蒙古人,俘虏部落头目一百多人,获其大量男女人口、牛羊、马匹,其中也有不少的男孩。

为绝后患,朱瞻基手下的将领,建议杀死10岁以上的男孩,被仁义的朱瞻基拒绝了。他下令将这些人解绑并发给食物,最终带回国境。

朱瞻基用3千铁骑亲征兀良哈,破其5万大军。这不是电视剧忽悠人,是见于正史的。这就是宣德3年有名的“宽河之役”。这场战争发于偶然,但是充分证明了“国威是打出来的

蒙古兀良哈部,大家并不陌生。也就是帮过朱棣靖难的“朵颜三卫”。北元被大明灭了以后,退到漠北的蒙古逐步分裂成了三部,鞑靼、瓦剌和兀良哈。兀良哈原本居于西辽河、老哈河一带。后来被朱元璋的"有才能者,一体擢用"的政策招抚,的原元辽王、惠宁王、朵颜元帅府相继请求内附,其地被朱元璋设置为大宁都司营州诸卫,归宁王朱权管辖。

而靖难之役的时候,宁王被朱棣***一起靖难去了,大宁就成了空城,而原来的行都司也迁到了保定,这块地盘实质性地丢给了兀良哈部。靖难之役胜利后,朱棣干脆就把大宁卫赐给了从龙有功的兀良哈。

面对蒙古其他两部和大明,兀良哈骑墙态度很明显,谁强大他就依附谁。

结果鞑靼强大起来之后,他就叛明依附鞑靼。永乐20年,朱棣亲征鞑靼之后,顺带收拾了兀良哈。兀良哈损失惨重,又再次上表要求归附大明。

明仁宗朱高炽"赦兀良哈罪",且"诏三卫许自新",并且赏赐了很多东西,兀良哈再次老实了一两年。然后朱高炽驾崩后,又开始不断袭扰边境了。总之兀良哈被大明一打就服,大明一不在意,兀良哈准起幺蛾子。这就是宣德3年“宽河之役”的大背景。

明宣德3年(1428年)8月,宣宗朱瞻基出北京巡边。到了9月份,朱瞻基从蓟州往北,到了石门驿喜峰口的时候,接到守将的报告,蒙古兀良哈部的数万骑兵经大宁、会州,直抵宽河方向。朱瞻基一场例行的巡边活动,突然遇到了数万蒙古骑兵。这正可谓是“狭路相逢

朱瞻基可是15岁就跟着朱棣统兵亲征漠北之人,是从小培养出来的文武双全的一代帝王。

朱瞻基果断决策,以前打他们躲,总是找不到主力决战,大明空费粮饷。“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好遇到,那就不能错过。“兵贵精而不贵多”,此刻必须出奇兵,大气措手不及,“狭路相逢勇者胜”。

朱瞻基在大臣武将们的一片反对声中,抛开大部队和辎重,轻装简从,带着3000骑兵火速出喜峰口,直奔宽河方向而去。结果在宽河,两军相遇。朱瞻基的战术相当了得,先是连射三箭,击毙敌前锋三名,然后两翼包抄,打的兀良哈骑兵措手不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