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最近关于携程的负面新闻越来越多,从韩雪微博吐槽恶意绑定消费,到后面的携程托儿所虐童***,再到如今王志安微博吐槽携程虚报五星级酒店信息,酒店十分破烂的新闻,如今的携程可谓走上了风口浪尖的顶端。
市场是残酷的,携程近来的负面新闻之所以多从企业运营情况上来看是有迹可循的。从1999年成立以来,携程利用“互联网+出行”的商业模式,依靠出行票务、住宿等服务成为了行业的独角兽,拥有了上亿的用户。
但俗话说,“落后就得挨打”,随着竞争者越来越多的进入这个行业后,携程在商业模式和运营上均没有较好的突破,导致自身发展也遇到了瓶颈。很多更垂直的细分市场竞争者的出现也逐步的蚕食了携程的市场份额。
随着中高端自助游的兴盛,像阿里的飞猪旅行的出现更是将传统的OTA平台升级成了OTP平台。也就是说,携程是渠道服务商,酒店、票务等价格的竞争是渠道商之间的竞争,信息存在不公开和不透明性。但OTP平台则是将酒店、票务等信息交给提供商,价格之间的竞争由渠道商竞争变为了提供商之间的竞争。
这样一来,提供商们为了拉拢顾客不得不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和价格体验,用户的满意度也会随之提高。
但携程这种渠道商之间的竞争就容易出现信息不透明、服务差等现象,所以才会出现负面新闻中报道的这些事情。
这个市场每一天都在聚变,没有永远的独角兽企业,一个企业如果不创新不努力,很有可能被别人所替代。
正如王志安所说的,希望携程这个曾今的独角兽企业,不要变成***都吐槽的“毒”角兽企业了。
我想说的是:携程越来越不注重用户感受,这样混下去,总有一天是要还的。
携程最早是作出了一个网上机票比价平台,利用互联网“去除中介、提高效率”的特性,颠覆了传统只能通过航空公司和旅行社订票的方式,获得了大量的业务。
此后顺势推出了酒店预订、火车票预订、旅游服务等产品,迅速完成了“商务出差和旅游出行”的全品类布局,奠定了其行业地位。
携程不注重用户体验一直被诟病,这也给了其它平台机会。
去哪儿的横空出世,代表了一种新的互联网思维。它的平台不光汇聚各大航空公司和旅行社的机票价格,甚至将各大比价平台也聚合了(携程、同程、艺龙)。
这相当于在垂直领域又消除了一次信息差,所以去哪儿网上的机票价格通常都是最优惠的。
对于携程来说,庆幸的是看到了危机感,最终将去哪儿并购了。从此携程系一统江湖,占据了OTA市场7成以上的份额。
这下携程又出名了,这可不是一两次了。
由于从事酒店新媒体行业,所以对类似的新闻比较感兴趣,所以我特地去看了王志安老师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所推送的内容。这个不是在黑谁,的确存在的问题。内容截图如下:
我还特地去查看了酒店的相关信息和评论。带金海豚,是携程紧密合作酒店,这说明酒店跟携程是有深度合作的,在用户搜索酒店和竞价排名上能靠前。
而看到不少通过携程入住并点评的评论和图片,我也是醉了。
企业的leader的价值观决定了企业的文化。能赚钱不代表复合大众的需求,独角兽公司的通病,社会责任,对于大陆的独角兽企业,目前只能依赖企业文化的自律,企业领导者的人品与价值观。
对于王志安遇到的问题,其实也有很多人遇到过;其实携程本身自己划分酒店评级的出发点是好的,就是希望用户可以体验到更多同等级的酒店机会,所以他们把评星的和达到评星同等标准的酒店都会归为一类放在一起:五星/豪华;四星/高档;三星/舒适;二星/经济;
为什么会出现上面这个情况呢?因为国内的星级酒店是需要申报申请的,很多达到星级酒店水准的酒店往往不愿意走复杂的星评程序,所以就导致了在每个星级之间,都会有大量同等级的酒店出现。所以也就出现了王志安碰到的“五星级酒店不是五星级”的情况。
我觉得问题出在携程的星级参考标准和业务人员的上线审核关上;随意搜索一个城市的五星/豪华等级的酒店,你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很大200-300一晚的酒店和1000-2000一晚的酒店,都归为一个类别;但是实际上二者在硬件水平、服务水平都远远达不到同级别标准,这也就导致了王志安等众多携程用户订到门不对户的酒店。
此外,很多业务人员为了提升酒店销量,把一些级别档次不高的酒店“拔高”了,让用户觉得这个酒店硬件水平很好,价格很便宜,性价比很高的错觉。
最后,星级酒店每几年都会复查一次,这样才能保证酒店的水准一直保持,不符合的要撤牌;但是在携程上的酒店,几乎是从上线到关门都不变,不定期复核,审查,一些老旧、口碑差、接近淘汰边缘的酒店就会一直在上面,结果就会给客人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携程没有尽到定期复查,重新评定等级的义务。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kcmrd.com/post/70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