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现在日本用的官方语言日语。日语既不是关西话,也不是关东话。标准日语是基本以东京话为主体的语言。标准音和东京音的关系类似于普通话和北京话的关系,可以说东京音最大程度的接近标准音,但不能完全划等号。所以,东京讲的是标准日语。
鲁迅眼中的日本:日本认真,中国太不认真了“日本人对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极其认真;而中国,甚至不能协调自己的左右手来穿针引线。”这是美国历史学家特林·西格雷夫语。
鲁迅赞扬过日本人民的国民性,但是他也认同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他说“日本的国民性,的确很好,但最大的天慧,是未受蒙古之侵入。我们生长于大陆,早营农业,遂历受游牧民族之害,历史上满是血痕,却竟支撑以至今日,其实是伟大的”。(《鲁迅全集》第13卷)
鲁迅万事相信日本人,比如他生病了只要日本医生,说日本人做事认真中国人做事不认真。 为了讲日本人的认真,鲁迅举了***的例子。“日本人***的认真”——这个在我们今天都不敢讲的话题,当年(西历1932年11月22日)的鲁迅则在北京的辅仁大学发表《今春的两种感想》为题的演讲。鲁迅说上海有许多抗日团体,有一种团体就有一种徽章。这种徽章如果被日军发现是很难免一死的。“然而中国青年的记性确是不好,如抗日十人团,一团十人,每人有一个徽章,可是并不一定抗日,不过把它放在袋里。但被抓去后就是死的证据。还有学生军们,以前是天天操练,不久就无形中不练了,只有军装的照片存在,并且把操衣放在家中,自己也忘却了。然而一被日军查出时是又必定要送命的。”
鲁迅先生曾经说,中国的国粹是太监、***和姨太太。这当然是反语和讥讽之词,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振聋发聩的《呐喊》。
在封建社会,尤其是***战争以来的封建社会,旧中国积贫积弱,外受西方列强欺辱,内受昏庸无能的末代清王朝的统治,社会风气和民众的精神面貌也令人担忧。
总之,鲁迅先生这句话是振聋发聩的,是深刻的,是对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人们的一声呐喊!
1931年至1937年,这七年……战争连连,能活着就是“天大的恩惠”。“那年那些事”还吃什么呢,最困难的不是吃(吃草,吃树皮,吃腰带),而是女同志女战士的“分娩”。
当时一女战士叫***,她在分娩的时候是一边跑一边分娩的,分娩后婴儿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还用战士的饭碗给孩子洗澡。***生完孩子后,因为没有很好的营养供给,缺乏营养身体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后来身体一直很差,最后中弹而身亡。所以,能见到明天的太阳,就“阿弥陀佛”了。
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强占我国东北,在3个多月时间里占领我东北全境,使我3000多万名同胞沦为日军铁蹄下的奴隶。
1931年12月15日至1932年2月6日哈尔滨保卫战发生。
1932年1月28日~3月3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犯上海的作战,又称"一·***"事变。
1932年3月,日本扶植成立伪“满洲国”。
1933年3月,长城抗战和古北口战役。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1935年11月,日本唆使汉奸殷汝耕在通县成立“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冀东22个县宣告脱离中国***管辖,沦为日本殖民地,促使北平学生爆发“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
你好!很热议回答你的问题
从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在3个多月时间里占领我东北全境,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所到之处横尸遍野,使三千多万名同胞沦为日军铁蹄下的奴隶。到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也就是“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之后日以重兵三路进攻华北。 这段将近7年的历史时光里,老百姓的日子可谓是躲的躲、反抗的反抗,为了支持红军抗日打鬼子, 舍不得吃的大窝头、高粱面麦子饼等给红军吃 。
自己去啃树皮,树根、野菜熬汤 、可谓是对战争多么的恐恨!
在红军长征时代,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男孩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
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她没有这么做,她选择沉默,不告诉任何人,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的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女孩都有名族大义精神,我相信不管是谁,只要是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有伟大的光荣思想 这也说明了红军在长征之路临危不屈的精神换来抗战胜利!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kcmrd.com/post/69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