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们家养狗,每天都要下楼遛二次狗,顺路也会带着垃圾下楼。我看我们楼层有好几家都是把垃圾堆放在门口好几天都不扔,还有一股怪怪的味道,真受不了。疫情期间扔个垃圾应该没问题吧!堆放在公共场合是不是造成他人的不便。
你说的这些都是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人,而且你得区分这些“北京”人。
第一类,老北京或家庭富裕的老人,一般比较好面子,很少很少有去捡破烂的。老头老太太们都是晨练、钓鱼、公园拍照、社区活动、广场舞、打*** 业务生活可丰富了。
第二类,这是你看到的那些"北京"人,多数是年轻时候入户北京,也有极少部分北京的。
.教育程度较高:骨子里很节俭,人闲不住,必须有点(最好能挣钱的)事儿做。比如看门大爷、宿管大妈,交通协管,各种需要老人的社区/城市志愿者等等,再有就是遛弯的时候顺便捡纸壳、塑料瓶卖,但不以这个为生。
.教育程度较低:他们未必没钱,儿女也有体面工作,但凡碰到这些老人无论是捡破烂或是其它涉及他利益的事儿,别去招惹,不仅跟你较真儿,还骂的特难听。
第三类,外地老人,来帮儿女的,因为无法融入北京老人这圈子,他们要么就是以此为生,要么挣钱补贴家用,而身体比较硬朗的好像做家政,餐厅服务员,商场大厦保洁这些。
我有一个搞有色金属的朋友,资产上亿,公司有100多人,为了照看老人,把父亲接到北京(母亲已去逝),在自己居住的小区,买了一套180平米的房产,为了出入方便,选了底层,派了专人照顾他。 但老人真的 闲不住,总是翻小区的垃圾桶,180平的住宅,堆满了各种垃圾。经常与同行出现矛盾,我的朋友没办法,雇了几个保安员,专门看着小区垃圾桶,不许其他人员翻捡,给老爷子捡垃圾提供方便,别人无法翻捡了,自然找我朋友评理,朋友也没办法,拿钱了事,与其他拾荒者签订合同,每人每月付1000元补偿费,还不敢让老爷子知道。自此老爷子在保安的保护和其他拾荒者的忍退下,每天对翻垃圾桶的工作更加兴致勃勃。虽然汗流浃背但初心不改,找到了存在感和生活的意义。
捡垃圾这个活儿,不分北京人或外地人,也不分有房没房,更不分有多少退休金。
我认为能这样每天坚持捡垃圾,就已经上瘾了;把它作为每日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人即使不缺钱花,不帮助儿女他也会捡。因为他们没有兴趣爱好,没有追求,不知道人老了要怎么活的健康!怎么活的有尊严!只能给自己找个借口说锻炼身体了。锻炼身体的方法多了,干嘛非用这么不讲卫生的习惯当锻炼身体的方法呢?
所以,这群人里什么情况的都有,什么人都有,不能一概而论。再说,垃圾管理和分类应当加强管理,设专门的人负债,杜绝污染和人为的二次污染(有的人翻完了,更乱)。
我们楼上老两口都70多岁了,近几年也迷上了捡废品。那天跟老太太聊了几句,得知老俩口本不是北京人,女儿毕业了留在北京,结婚生子,最初老俩口来***着照看外孙,如今外孙上学了,女儿一家也买房子搬走了,老太太说老俩口退休金加起来9000多,身体健康,没什么事干,不想天天在家看电视,捡废品还能锻炼身体,老俩口分头检。我们小区二十多栋楼,也不指望能卖多少钱。我们小区20多栋楼,50多处垃圾点,每个点转一圈得一个小时,现在实行垃圾分类,还有29处垃圾投放点,真是锻炼身体。有人说他们脏,人家老俩口也挺讲究的,每天回家都换衣服,‘’工作服‘’也常洗。依我看捡废品总比溜狗的强多了,起码他们不污染环境。很多溜狗的就是让狗出来排泄,到处拉屎撒尿,除了污染小区的环境,真没什么值得肯定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kcmrd.com/post/65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