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餐饮美食 > 正文

在北京上大学的美食家,北京大学 美食

  1. 20世纪以来欧洲最伟大的厨师和美食家有哪些?
  2. 读书期间,你喜欢吃食堂的饭吗?为什么?
  3. 陈晓卿拍的美食记录片与别人的不一样吗?为什么?
  4. 历史上的董小宛是怎样的人?

20世纪以来欧洲最伟大的厨师美食家有哪些?

作为一个“一心只管盘中餐”的吃货,壹周君对厨师和美食家的关注也来源餐厅

20世纪以来欧洲最伟大的厨师和美食家,法国的Paul Bocuse自然是不能不提的一个人,老爷子可是法式西餐界公认的厨艺泰斗。

老爷子已经近百岁了,自1965年以来,每年都获得米其林三星的最高荣誉,办餐厅、创建餐饮培训学校,写餐饮书……获得法国国家政府特别颁发的“国家荣誉勋章”也是众望所归,连“美食届奥斯卡”之称的“博古斯世界烹饪大赛”都是以他名字命名的,啧啧啧,老厉害了!

在北京上大学的美食家,北京大学 美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除了Paul Bocuse(法),还有Frédy Girardet(瑞士)Eckart、Witzigmann(奥地利)、Joël Robuchon(法),他们4人课是获得20世纪最伟大的厨师的Gault Millau guide,有且只有4个人。

不过,在壹周君的心目中,我觉得最佳厨师的名单中,不能少了他——Heston Blumentha,英国肥鸭餐厅的主厨。壹周君这样英文不太好的人,还是把他的名字不漏地记下来,也是不容易。

Blumentha立下当主厨的梦想在于他十六岁那年去法国的普罗旺斯的米其林三星餐厅吃了一顿饭——我终于知道壹周君为什么至今没有做出好的菜,是因为没有去过米其林三星餐厅。

在北京上大学的美食家,北京大学 美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然后呢,他回英国后,就开始研究名厨食谱,但食谱都是法语,他就学着学着,把法语也学会了,世界上,真的没有谁能阻挡一个吃货的步伐。

读书期间,你喜欢食堂的饭吗?为什么?

上学时候还是很喜欢我们食堂的饭菜的,当时的食堂不像现在的食堂全部外包出去了,虽然那时候的饭菜没有现在的种类多,但还是很怀念上学时候的时光,那时候大家一起上课一起吃饭!尤其是我们食堂的馒头一元两个还配辣椒票,就是我们那时候的汉堡!青春啊!一去不复返了!

就读于兰州三本院校,学校的饭很便宜好吃!!!这是毕业之后才知道的。

在北京上大学的美食家,北京大学 美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吧!在大四的时候,在学校吃过206元的三素,这是记忆里最贵最好吃的食堂饭,没有之一!打饭的时候不小心弄炸了食堂打饭口的灯,老板不卖同学,自己赔偿后将饭菜认真挑出杂物,送给了后山的养猪厂,好朋友现在还调侃说我自己的养猪梦也算实现了。

大一的时候,离食堂比较远,还是和舍友一起去吃,可能高中沿袭下来就应该吃学校饭的这种思想!那会觉得食堂的饭太丰富了,原谅没见过世面哈哈哈哈哈哈😂。

大二就略有老油条的潜质,开始奔波于搜寻美食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大三大四在校外实践较多,饭除了闲暇自己做几道小菜和好友一聚,此外都是应付,没怎么考虑💭在除学校以外吃什么,和前后桌从早上到晚上讨论吃什么的怀念也仅仅变成了怀念。

现在毕业上班后,只要有机会,就会溜回学校食堂,感谢🙏学校容纳外来用餐者,很多高校不让,慢慢地发现,学校食堂的饭真的好吃还实惠。最近吃的馄饨为证


东山谷子谢谢题主邀请。

读书的时候,说实话,真的非常喜欢学校食堂的菜和饭,为什么呢?

因为那时候,家里穷,每周母亲都会为我准备干粮和咸菜,基本那是一周的口粮,我们很少去食堂吃饭,打开水的时候,闻到食堂飘逸而出的饭菜的香气,馋得嘴巴直流口水。

只有正式编制老师,以及吃国库粮家庭孩子才经常在食堂吃饭,每天看到他们托着从食堂买回来的热乎乎的白面馒头,和肉片炒的蔬菜,心里总是很羡慕,什么时候自己也象他们一样可以到食堂打饭,享受美味的菜和饭。

终于有一次,还真是去吃了一次,那种享福的感觉讫今仍有余味,有个亲戚给了父亲一些粮票,父亲派不上用场,就到学校帮我换了饭菜票,我记得那次,我买了两只馒头,一份肉片炒***,我慢慢的咬,小心的嚼,细细地品,馒头甜津津的,肉片青菜香得令人感动的落泪。

青葱岁月里,难忘那段光阴,和偶然闪过的食堂里的饭和菜,令人温暖,使人陶醉。

(图片选自网上,如果侵权立即删除。)

这个题目,一下就将思绪拉回到了大学校园。

在上大学时,总体来说,还是喜欢食堂的饭的,只有有时候聚餐会在校外的一些小饭店,次数也比较少。

为什么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方便

时间方便和距离方便。

学校的食堂和宿舍都在生活区,离的都比较近。

比如说早上吧,一般起的相对晚点,时间比较紧,会急匆匆赶到食堂吃了早点,就去上课了。

至于午饭和晚饭,一般都是下课回宿舍时,顺道就去食堂吃饭,很方便。

(2)口味多

学校有4个食堂,各有特色,每个食堂都有很多窗口,口味也挺多,能够满足各地域同学的需求。

比如说我是北方的,在南方读书,有时候就想吃面食之类的,在三食堂能找到自己想要的饭菜口味。

现在我研究生在读,可还是挺喜欢吃食堂的。

一是因为方便。

餐厅距离我们宿舍和上课的地点都挺近的。一下课或者说没课都会去餐厅吃,几分钟就能过去。比订外卖等个20多分钟方便多了。

并且我是超级的选择恐惧症,如果去学校餐厅。本身对菜品就超级熟悉,在路上会想想吃什么,到餐厅,怕人多就会赶紧选择,非常节约时间。

如果订外卖,在美团或者说饿了吗这一类订餐APP,因为拿不定吃什么菜,吃哪家店,就像逛淘宝一样刷刷的过,不知不觉时间过去很久也选不定吃什么,特别浪费时间。

二是因为便宜

因为是学生党,自己手边生活费也不多。天天订外卖,如果没有优惠券多贵呀。我也是美团的重度使用者,每个月都会包会员,给5张优惠券。

但是因为有优惠券,会吃得比平时贵很多,最后还是花很多钱。月末他看账单时一看在饮食上花这么多钱,恩格尔系数多么大,还是心疼的。

虽然我们每天在吐槽学校餐厅很贵,怎么又涨价了之类,但是与外卖或者说学校外面其他店铺相比,还是餐厅比较便宜的。

三是安全卫生

陈晓卿拍的美食记录片与别人的不一样吗?为什么?

肯定和其他人不一样!首先是陈老师是喜欢美食!吃货一枚!还有善于发现美食的本质!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理解美食!用心拍出来的和为拍而拍出来的不一样!陈老师在美食上是海纳百川,没有地域差异!

一个由心,一个由名;

一个由嘴;一个由财;

一个由正;一个由斜;

陈导一直以来都是以吃货鉴赏家为借鉴,不管是北京的美食家,还是香港的美食鉴赏家,他们都是真正的“吃货”。正因为喜欢吃,再由来分享自己的美食之旅,记录那些正在消亡的美食,或许这是给你们看的,同时这也是给他自己看的!

而那些美食导演大多是因为制片的要求而做自己的本行---“导演”,或许他们的导演水平很高,但是作为一个纪录片的作者,你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喜欢自己的作品,我想明眼人一下就可以看出来!

所以,这个问题或许能够再三的提醒我们,最为本质的才是最为重要的!

好了,我要去再刷一遍“人间”了!

个人意见,不喜来喷!

阵晓卿导演不简单,美食专题片拍的超级好!与别人聊美食更显出他与众不同的吃货魅力,说话不紧不慢,有条有理,斯斯文文,从不抢话,尽显从容淡定、满腹经纶,非一般吃货是也!

历史上的董小宛是怎样的人?

《板桥杂记》中记载董小宛:

“***闲静,遇幽林远涧,片石孤云,则恋恋不忍舍去。至男女杂坐,歌吹喧阗,心厌色沮,意弗屑也。慕吴门山水,徙居半塘,小筑河滨,竹篱茅舍。”

从这段描写可以看出,董小宛喜欢闲静独处,不喜坊间浮华的生活!

董小宛自父亲去世后,董家的生意因伙计欺骗而背负巨债。要想纳她为妾,不仅要为她赎身,还要帮她还这笔巨款,所以冒辟疆不太情愿的纳了她!

也正因为如此,董小宛入冒家后,削去了自己的棱角,事事隐忍自己,尽心尽力扶侍冒家!

董小宛嫁入冒家后说起。

董小宛最初到冒家的四个月,日子平静安逸,发出了“骤出万顷火云,得憩清凉界;回视五载风尘,如梦如狱”的感叹。可以看出,她非常珍惜这样平静的生活,视之前的生活如入狱!

“小宛嫁入冒氏之门后,与冒家上下相处极其和谐。马恭人(辟疆母)和苏元芳(辟疆妻)特别喜欢小宛,而小宛也很恭敬顺从。冒家认为她“德行举止,均非常人”。她侍候翁姑正室“服劳承旨,从无一言枘凿”;与幼姑长姊“珍重相亲,慈让不遑”,课督冒襄二子作文,直到夜晚都不懈怠。小宛主持园中家计从来不留锱铢私蓄,也不为自己添置珠宝首饰。”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董小宛进冒家后,像林黛玉进大观园一样,时时留心,处处留意,事事顺从,小心翼翼的生活状态!

董小宛出身于商人世家,从小锦衣玉食,所以和其他几艳相比,董小宛是唯一一个除了琴棋书画,善烹饪制茶的。

说起董小宛,我们就不得不说一段美满,却有着一丝凄美的故事。

董小宛原名董白,字小宛,号青莲。与柳如是陈圆圆等并称秦淮八艳。她本出生在一个还算富裕的家庭,苏州绣庄。优越的家庭环境,培养了董小宛,四书五经皆通,琴棋书画皆懂的美好气质。董小宛生的娇柔美丽,透着一股东方女子的温婉。可是上天总爱与这样美好的人开了一段悲伤的玩笑。董小婉父亲去世,母亲有厌倦商场。于是把绣庄交给伙计管理,自己买了一块南京地宅隐居了起来。明末时期,***纷争不休董小宛母亲就决定,变卖绣庄,安安心心的过自己的隐居生活。

不卖不知道,一卖吓一跳,由于伙计的阴谋诡计,绣庄亏损了近千两白银。母亲一气,病倒。面对千斤重担,董小满不得不卖身青楼。董小宛本出身名门,在青楼中总是透着一种娇冷的气质。他不愿屈从于平凡的酒客之间。她的才华,容貌也吸引了众多的才子,心向往之。这里就不乏有秦淮八艳之一李香君后来男朋友的侯方域。侯方域对同为复兴社的才子冒辟疆不吝赞美之辞的称赞董小宛。

董小兰因不愿委身,所以得罪了老鸨。老鸨对她的各种嘲讽。后来董小宛毅然离开了秦淮,回到了苏州。面对生活的窘境,她不得不再一次把自己卖到了青楼。在苏州的青楼,董小宛依旧不委身于酒客。出去游山玩水的客人虽然基本都是一些头发花白的秀才,书生。即使如此,董小宛也依旧喜欢和这群老人,老书生一起游山乐水。

才子冒辟疆一直听说董小宛的美名。他从南京秦淮一直打听董小宛追到了苏州半塘。两人一见如故。分别后冒辟疆为自己的科举事业挑灯夜读,董小宛则在苏州半塘,继续着自己的青楼生活。崇祯15年,董小兰的母亲病逝,董小又遇到抢亲而受到惊吓。冒辟疆这时正好赶到宽慰了董小宛的一番。第二日冒辟疆再来见董小宛时,董小宛的病居然痊愈了。两人就此定情。

董小宛嫁入冒家以后,过着自己贤妻的生活。她把平淡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又充满了浪漫。董小婉生性淡泊,她以芥茶淘米,加上一两碟香豉水菜,这就是她的一餐。她不喜欢肥腻甜食,但是丈夫冒辟疆喜欢。于是董小宛就利用各种各样的花露,花蕊,用面粉精巧的做着各种精美,花样繁多的小食。琴瑟和鸣的生活却是短暂的,明末***,使得冒家不得不搬迁。搬迁过程中冒辟疆身患重病,董小宛日夜照料。冒辟疆病好了,董小宛却病倒了。这一病,就是永诀,1651年,董小宛在冒家的一片哭声中离开了人世。当时,董小宛只有28岁。

现在有名的《玉肌冰清图》,就是董小宛的传世名作,画作上还有自己的丈夫冒辟疆题字。

文/红雨说历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马上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