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是京城最著名的祈福寺庙,常年香火旺盛,许多来北京的人都愿意去雍和宫拜上一拜。每年春节,寺庙都会举办盛大的佛事活动,祈愿世界和平,国泰民安。据说雍和宫求姻缘很灵,更有“男雍和,女红螺”的说法,意指男子去雍和宫祈愿最灵。
门票:25元
公交:乘13路、18路、44内、44外、62路、75路、116路、 684路、909路、特12内、特12外、特2路,到雍和宫桥东站。(有指路牌)再行驶大约5分钟便可到。
1、雍和宫。
雍和宫位于北京市区东北角,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赐予四子雍亲王,称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驾崩,曾于此停放灵柩,因此,雍和宫主要殿堂原绿色琉璃瓦改为***琉璃瓦。
又因乾隆皇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可以说,雍和宫是清朝中后期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2、潭柘寺。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距市中心30余公里。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潭柘寺寺内占地2.5公顷,寺外占地11.2公顷,再加上周围由潭柘寺所管辖的森林和山场,总面积达121公顷以上。
潭柘寺地处京西门头沟,
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
寺院初名“嘉福寺”,清康熙赐名为“岫云寺”
民间相传“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北京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忽必烈听从大将和谋士们的建议
于1276年,在“幽燕之地”建立了大都城
咱们看看这时间,1276年!
比西晋晚了800多年呢!
所以潭柘寺的历史可真的比咱京城还要久!
北京历史最长,最古老的寺院——潭柘寺。
一,地理位置:
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距市中心30余公里。
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周围有9座高大的山峰呈马蹄状环护,这9座山峰从东边数起依次为:回龙峰、虎距峰、捧日峰、紫翠峰、集云峰、璎珞峰、架月峰、象王峰和莲花峰,9座山峰宛如9条巨龙拱卫着中间的宝珠峰。
潭柘寺寺内占地2.5公顷,寺外占地11.2公顷,再加上周围由潭柘寺所管辖的森林和山场,总面积达121公顷以上。
北京城里的故宫有房9999间半,潭柘寺在鼎盛时期的清代有房999间半,俨然是故宫的缩影。据说明朝初年修建紫禁城时,就是仿照潭柘寺而建成的。现潭柘寺共有房舍943间,其中古建殿堂638间,建筑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貌,是北京郊区最大的一处寺庙古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美学原则,以一条中轴线纵贯当中,左右两侧基本对称,使整个建筑群显得规矩、严整、主次分明、层次清晰。
二,历史沿革: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307年),至今已有近1713年的历史,是北京地区最早修建的一座佛教寺庙,在北京民间有“先有潭柘,后有幽州”的谚语。
潭柘寺在晋代时名叫嘉福寺;唐代时改称龙泉寺;金代御赐寺名为大万寿寺;在明代明宣宗赐名“龙泉寺”,天顺元年,明英宗“敕改仍名嘉福寺”,但民间仍称其为潭柘寺;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其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而民间一直称其“潭柘寺”。
金熙宗完颜亶于皇统元年(1141年)到潭柘寺进香礼佛,并拨款对潭柘寺进行了整修和扩建,这是第一位到潭柘寺进香的皇帝,使后代皇帝争相效仿。御赐名“大万寿寺”,开创了皇帝为潭柘寺赐名和由朝廷出资整修潭柘寺的先河。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kcmrd.com/post/61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