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景点游玩 > 正文

南京落户北京游玩,在南京落户有什么好处

  1. 南京大学应届硕士可以落户北京吗?
  2. 朱棣攻入南京后并没有急着登基,而是先去拜谒明孝陵,这是怎么回事?
  3. 朱棣迁都北京后,南京的皇宫还有人住吗?

南京大学应届硕士可以落户北京吗?

不可以落户北京。落户北京是有条件的。目前北京实行的是积分落户制度。按照积分制度获得硕士学位可获得26分。但是现在也在简化落户制度。如果您在北京参加工作单位,有落户北京的名额,那你就可以在北京落户了。否则如果积分数需要时间的沉淀。

朱棣攻入南京后并没有急着登基,而是先去拜谒明孝陵,这是怎么回事?

明朝建立后,太祖朱元璋为了保障江山永固,便把儿子们分封到各地做藩王,并拨给他们大量军队,期望他们能起到捍卫皇室、消除内忧外患的效果。其中,皇四子朱棣被封为燕王,建藩国于北平(今北京),不仅手下兵马、良将众多,而且有多次参加征伐蒙古的经验,军事经验极为丰富,是朝廷最为依赖的藩王之一。

然而历史一再证明,封邦建国制(封建制)只适合夏、商、周三朝,在此之后的历朝历代均是祸乱的根源,西汉初年的“七国之乱”和西晋的“八王之乱”便是前车之鉴。所以等到朱元璋死后没多久,朱棣便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造反,意在抢夺侄儿建文帝的皇位,史称“靖难之役”(1399-1402年)。

南京落户北京游玩,在南京落户有什么好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战事持续3年时间,起初建文帝占尽道义、军事优势,数次有将叔父消灭的机会,然而朱棣就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强”,总能在关键时刻摆脱危机、保存实力。等到朱棣吞并宁王朱权(朱元璋第十七子)的精悍部队后,便开始在战场上扭转劣势,一路上连战连捷,最终竟能渡过长江、进逼南京。朱棣进逼京师的消息传来后,建文帝惊慌失措,而“墙头草”们此时早已做好“改换门庭”的打算。

名正言顺,才能掌控大明天下!

朱棣几万燕军,夺得的只不过是南京,在城陷之前,建文帝已经派出心腹大臣黄子澄、齐泰等人外出召集勤王之师,而朱棣绕过没有拿下的山东直驱京师,背后还有盛雍、铁铉诸部,尽管军事上大局已定,但如何号令天下,确实需要一个说法。

南京落户北京游玩,在南京落户有什么好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以朱棣的政治智慧,他不会傻到刚进京就急急忙忙登基,毕竟煮熟的鸭子还能飞了不成?在攻城之前,他便留足了时间给建文帝自裁,不然攻进去发现建文帝个大活人,原本“靖国难、清君侧”的幌子还怎么打下去?只不过建文帝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方才有了胡濙历时数十年的苦寻和千古疑团。

选择拜谒明孝陵,便是要表明他发起靖难的合法性——《皇明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朱元璋才刚咽气不到四年,朱棣就起兵打到陵前,想干什么?无非告诉老爹,儿子起兵完全是按照你的训示,起兵诛杀挑拨叔侄关系的奸臣。同时,要知道朱元璋死时朱棣并没有能够前来吊唁,此番拜谒可谓忠孝两全。

最后,朱棣作为朱元璋(在世)最大的儿子,宗法继承仅次于皇孙朱允炆,南京城破,朱允炆已没有价值,即便他还活着,逮着无非做几年傀儡,适时就可以除掉,而到孝陵前正可以说明自己的继承名正言顺,正如他起兵时的宣言: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嫡子,帝国至亲。

南京落户北京游玩,在南京落户有什么好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398年五月初十,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位按照原***传给了皇太孙朱允炆。建文帝上台后,听信大臣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人的意见,大刀阔斧削除非法乱纪的藩王,一年之内削了五位,这些藩王都是自己的亲叔叔。老四叔燕王朱棣借机起兵造反,名义上是清君侧,实际上是抢班夺权。经过3年的战争,朱棣率大军顺利进入明初的京师南京城,侄子建文帝已然失败,自焚死亡。朱棣在第四天就登基做了皇帝。建文帝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钦定的接班人,朱棣推翻了父皇朱元璋钦定的建文帝,登上皇帝后,朱棣对父皇朱元璋什么态度呢?

朱棣真是聪明人,他进入南京后,先是去祭拜朱元璋的陵墓,给大家宣示,自己是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嫡子,父皇和母后都很喜欢我,父皇本来打算把皇位传给我的,因为小人使坏,才被朱允炆这小子接了班。朱棣知道,如果自己不是朱元璋的儿子,不可能赢得大家的同情和支持,朱元璋这面旗帜,是朱棣的根本、是朱棣的基础,基础不能丢,丢了基础,地动山摇。

从史料上看,一点都看不出,朱棣对父皇当年不传位给自己的不满,反而对大臣言必称皇考(朱元璋)怎么怎么样好,怎么样英明神武,几乎把皇考天天挂在嘴上,把皇考当成了口头禅,挡箭牌。朱棣对手下说,不能把建文时期的朝臣都看错是朱允炆的朝臣,绝大多数人都是皇考留下来的宝贵人才,大家放心,我会把皇考留给我的人才都用好,大家别担心这、担心那,安心做事,为朝廷效力,等等。

当上皇帝后的朱棣,俨然以合法继承人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不但对皇考朱元璋当初没有传位给自己有半点怨言,反而始终以皇考朱元璋为骄傲,让人觉得篡位的朱棣才是朱元璋的大孝子,比朱元璋钦定的合法继承人朱允炆还尊重、孝顺朱元璋。

朱棣迁都北京后,南京的皇宫还有人住吗?

南京明故宫在朱棣迁都北京之后,一直有人居住,只是日渐衰败,逐渐走向了消亡。到了清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军占领了南京,明故宫才彻底变成了一片残垣断壁的废墟。

明故宫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该年,朱元璋包围了张士诚驻扎的平江城,又将小明王乘坐的渡船凿漏,将小明王翰林儿沉入了江底溺亡。朱元璋控制了江南大局,便自称吴王,开始让刘伯温兴建吴王府。后来的明故宫,就是在吴王府的基础之上建成的。

明故宫建造时,特意选择了风水吉地,依紫金山而建。但是,宫城北部内廷的部分位于原燕雀湖的湖面。朱元璋选择了填湖建造宫殿,虽然地基部分已经特意做了加强,但天长日久之后,地基还是产生了下沉,整个明故宫的地势成了南部高,北部低。这就造成人从正大门午门进入皇宫之后,只会越走越低,而且降雨后,还容易形成内涝。

朱元璋觉得明故宫的这个形势,非常不吉,就想迁都西安,在西安重建皇宫。只是因为太子朱标早逝,朱元璋打消了这个念头。

建文帝登基之后,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朱棣因为得位不正,加上明故宫地势不吉,所以,一登基,就开始在北京依照南京皇宫的形制,兴建北京皇宫。在北京故宫建好之前,朱棣仅仅对明故宫进行了必要修葺工程,直到永乐十八年迁都北京。

此后,南京的宫殿就改为了行在(行宫),委派给了明朝皇族和内臣管理。负责看护皇城的这些人员,一部分就住在南京皇宫之内。

朱棣去世后,明仁宗继位,曾试图迁都回南京,并令皇太子朱瞻基居守南京,住在南京皇宫内。同时,仁宗还下令修葺南京皇城。但是,仁宗数月而亡,宣宗朱瞻基继位后,继续了对明故宫部分宫殿的修葺,但并未迁都。之后,南京皇宫就再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修葺,最多就是修修城门、城墙,还有看护皇宫的值班人员的板房、走廊等等。

英宗正统年间,南京皇宫雷击失火,包括谨身殿、奉先殿、华盖殿、文渊阁在内的数座主要殿宇被焚毁,但英宗并未重建。宪宗成化年间,南京皇城因大风再次受损。宪宗直接下令“南京皇城内宫殿不许重修”,任其废弃。世宗嘉靖年间,因暴雨水淹,南京皇宫的宫门、城墙、殿宇多有倒塌。嘉靖想重修,但在大臣的反对下,又下旨:“乃已之命,以后勿得整修。”

到了神宗万历年间,明故宫就只剩下供奉祖先的奉先殿、武英殿,及其配套的钱粮库房了。神宗本想大修,被劝止,仅重修了个别宫门,并重申了“凡南京皇城宫殿倾圯,累朝以来止行护守,不许修饬”。

从神宗禁止重修南京明故宫的禁令中可以看出,明故宫一直是有人“护守”的,守护的部分人就住在宫内,并不奇怪。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