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知,许多老北京饮食都与面食有关, 北京地区无霜期长达半年左右,约180~200天,日照时实际数多年平均为2600~2700小时。
年平均温度8~12℃,降水量600~700毫米,农作物生长期225天左右,并且北京人好吃面食,使这些老北京饮食多为面食。
1、炸灌肠
这个小吃可就历史悠久了,是从明代的时候就传下来的,据说当年老佛爷可是非常喜欢吃的。现如今这道小吃还经过了改良,当年没有植物油都是用猪油炸的,其实吃得多了对身体还是不好的,现在就为了更加的健康改成了植物油炸,口感其实也变得更好了,少了之前比较浓重的腥味。而且这道小吃在做法上也很讲究,切的时候要保证中间厚一点两边薄一点,这样才能确定口感的适中,如果再配上蒜汁就再好不过了。
2、面茶
这个在很早的时候普及度还特别的广,很多人小时候都会在胡同里看到街边小摊上卖这种吃食,很便宜,但十分的好吃,可以当做早饭来吃,不过现在就很少见了,毕竟大部分的地方都不会单独只卖面茶。正宗的做法就是在上面加上一层薄薄的椒盐,口感相当的好,又咸又香,让人赞不绝口,以前大家都喜欢不用勺子直接喝,不过现在就已经没人这么做了。它的做法就是把面粉在锅里翻滚至发黄,然后芝麻也炒黄,再加上一些桂花和骨髓油,放一起搅拌一下就可以了,然后把这些放在碗里用开水冲开,再加一些白糖,味道非常的好闻。
您好。
我在北京呆过两年多,尝过一些老北京小吃,大多因为南北口味差别觉得太重口。
一看到您的问题,却有一种老北京小吃蹭的一下在我脑子里冒出来,那就是老北京灌肠。
我在局气吃的老北京灌肠应该是用淀粉制作的小灌肠,虽然看起来平平无奇,不就是淀粉小块儿油炸嘛,但是入口后那种首先给你齿间酥脆的触感,而后又捎带点儿韧劲儿的嚼头让人忍不住一块儿接一块儿,特别沾了蒜汁儿后带着点儿咸味儿的蒜香让灌肠的风味更加别样,吃了一碟还想再点一碟儿,真的现在一想起来又馋了,哈哈哈。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kcmrd.com/post/56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