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北京常住人口减少的区位因素:
一是全国劳动人口数的逐年减少;二是全国城镇化建设使人口向特大城市流动的速度在放缓;三是经济增速放缓和产业结构优化令就业人口增长放缓;以及北京市自然增加人口减少了。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政策调控:北京市***为了缓解城市拥堵、环境污染和***压力,实施了一系列政策调控措施,如限制外地人口进京、提高住房成本、限制购买汽车等,这些政策可能导致部分居民选择离开北京。
2. 生活成本:北京的生活成本相对较高,特别是房价和租金,这可能导致一些收入较低的居民感到生活压力过大,从而选择离开北京寻求更低生活成本的城市。
3. 交通拥堵: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严重,这可能导致居民花费大量时间在通勤上,影响生活质量,部分居民可能因此选择离开。
4. 环境质量:北京的环境质量问题,如空气污染、水***短缺等,可能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对老人和小孩的影响更大,这也可能促使部分家庭选择搬离。
5. 教育***:北京的教育***在全国范围内是非常优秀的,但是随着学籍政策的调整和优质教育***的分配,部分家庭可能因为子女教育问题而选择离开北京。
6. 就业机会: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众多的就业机会,但随着其他城市的发展,一些就业机会也在分散,部分居民可能因为就业机会而选择离开。
7. 城市规划: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功能区划分可能导致一些居民区被拆迁或改造,迫使居民搬迁到其他地区或城市。
8. 个人偏好:部分居民可能因为个人职业规划、家庭原因、生活方式偏好等个人因素选择离开北京。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北京常住人口的增减。需要注意的是,人口流动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上述因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谢谢邀请!
人口增速慢不是天津一座城市的烦恼,也是整个国家面临的大问题。据数据统计,中国近二十年来的生育率一直对于正常的更替水平,2017年全年共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63万人。许多人都不愿生了。
再者,城市化进程速度近年来也在放缓,早就过了高峰期。但毕竟城市化还在进行,多数中心城市的常住人口虽然增速放缓,但毕竟仍是正增长,只有北京、上海和天津这两个直辖市出现了负增长。
北京、上海好理解,这两个超级城市已经划定了人口天花板,上海从2016年开始,人口就已经开始下滑了,2017年北京人口减少2.2万人,上海人口减少1.37万人。
劳动人口开始向正在全力崛起的一、二线城市涌进,再加上从去年开始陆续有二十多个城市加入人才争夺战,人口流向已经非常明确。深圳每年的户籍增长人口都维持在50~60万,武汉从去年二月宣布“百万人才留汉***”后,有30多万大学生留汉,户籍人口增增加了近20万,成都2017年户籍人口增加了36.4万、西安户籍人口增加了25.7万、杭州2017年户籍人口增加了17.9万人。
天津几年来也在大力推进人才引进政策,但人口却在2017年出现了负增长,为何?
首先,天津的人才引进政策力度相比于武汉、郑州、长沙等中部城市的人才政策,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其次,天津也和北京一样,在搞产业转移,还北方一片蓝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天津人口增加就非常难了。
最后,天津的存量财富虽然不错,但财富增量空间不够大,这是吸引人口的关键因素。增量财富空间决定了外来人口到底是来为本地人服务的,还是来发家致富的,增量财富空间大,外来人口才有可能发家致富,城市也就有了吸引力。天津在这方面,明显不足。
(作者:子非鱼)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kcmrd.com/post/55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