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蒙城的美食,第一个当然是蒙城sa汤,sa这个字的写法见下图。
1.sa汤制作方法是首先将老母鸡、猪大骨以及各种配料上锅熬制十多个小时,期间要将鸡肉撕碎,加入勾好的芡继续熬熟。盛汤时打一个鸡蛋到碗里,用筷子快速搅拌均匀,舀起一勺滚烫的浓汤冲入碗中,鸡蛋瞬间变熟,鸡蛋与浓汤的鲜味充分融在了一起。最后滴上香油,撒点黑胡椒粉即可。一口唇齿留香,两口回味无穷,三口就可令你魂牵梦绕。
蒙城油酥烧饼要数薛家烧饼(宝塔公园对面)最受欢迎。薄薄的一张饼里竟然还分二十几层之多,烧饼张张色泽金黄、入口酥脆,层层薄似竹纸、透如蝉翼,搭配sa汤就是蒙城人早餐的不二之选。
3.豆汁
这里的豆汁和北京的豆汁不一样,北京豆汁儿主料为绿豆,颜色呈灰色,较稀。而蒙城的豆汁是煮熟的黄豆与大米混合打成的糊糊,颜色***,口感浓稠,比酸奶还要稠一点。我个人不怎么喜欢豆汁,记得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喝是在初中,一天晚上和同学从南华门往梦蝶广场溜达,在卫校旁边一个摊,我们都没喝过,想尝尝。端到面前,一人喝了一口,同时地抬头对视一眼,然后又同时的放下勺子付钱走人,离开摊子我俩开怀大笑:竟然有人吃这种东西!
4.油茶
油茶不了解具体做法,只知道里面含有豆腐皮丝,面筋等等,也是非常浓稠。虽不如sa汤名气大,但也在蒙城人心中占有一席之位,小时候每天傍晚都会有三轮车到各村吆喝着卖油茶的。
5.牛肉干
蒙城曾为全国第一养牛大县,这里生产的的五洲牛肉干销往全国,算得上蒙城的一块招牌。
其实各乡镇还有很多很多特色美食,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欢迎大家到我的家乡蒙城做客!
1、蒙城篱笆黄花梨
蒙城篱笆黄花梨果实近圆形,皮薄呈黄褐色,果面光洁,平均单果重300克,果肉乳白色,肉质细脆,汁多、核小,酸甜可口。
2、曹街子的萝卜
曹街子萝卜,明清时期,就很驰名。它不仅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即味道好,颜色正,内瓤***清脆,甜辣适口,而且还富有医药价值。
3、楚村粉丝
红薯是加工粉丝的主要原料,由于楚村盛产红薯,所以其出产的粉丝第一特点便是量大,然后就是手握不脆断,有韧性、角劲、耐煮。其丝有粗有细。
4、蒙城火腿腐乳
蒙城火腿腐乳分火腿腐乳及火腿醉乳两类。前者生产历史在百年以上,色泽红润,滋味咸鲜,略带酸甜。色白淡雅,汤清发绿,香味鲜美,酒味醇和,油而不腻。
5、五洲牛肉干
蒙城特产:
五洲牛肉、sa汤、王冠雪茄、安驰汽车、东升食品、板桥无籽西瓜、楚村粉丝、鲍沙滩萝卜、火腿腐乳、许疃煤矿、狼山秋黄瓜、庄子释稻、狼山黑陶、油酥烧饼、蒙蝉蜕、椒麻鸡、九龙贡面、煎饼面筋等18种。
强烈推荐的有油酥烧饼、五洲牛肉、王冠雪茄、楚村粉丝、蒙城火腿腐乳。
油酥烧饼:
它已经由150多年的历史,相传是清朝一个姓宋的老人,在文庙那里买酥油烧饼,因为是孤寡老人,收了一个山东人为徒,名叫“薛延年”,此人学成后,又传子传女,自此以此为生的人越来越多,一发不可收拾。
这里的行家烧出来的烧饼,形色俱佳。最好吃的便是刚出炉的时候,为金***,咬一口,层层叠叠,薄如蝉翼,透着香,油汪汪。
蒙城小吃,包括有名的SA汤,以及各油酥烧饼,烧把子,小笼包,因有古代的皇帝吃过的烧把子而出名。酥饼主要以小麦面粉为原料,入口焦酥,有葱香、油脂香和五香粉香味。是中国有名的小吃之一。
油酥烧饼19***年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以小麦面粉为原料,用水面团制成薄皮抹入板油茸泥,卷压成饼,烤熟而成。饼色金黄,层层透亮,入口焦酥,有葱香、油脂香和五香粉香味,入炉前涂以酱色油和芝麻,入炉烘烤时要掌握火候和炉温。烤熟后饼呈***,用火钳挑开,层层薄如纸,透明流油,焦酥可口。
蒙城,古称漆园,始建于殷商,圣贤庄子曾为漆园吏,唐天宝元年(742年)更名为蒙城县,驰名中外的道家文化圣地。境内有万佛塔、文庙、庄子祠、九鼎尉迟寺遗址灵山寺、等众多名胜古迹。其中位于县城东北的尉迟寺新石器时代遗址,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原始部落遗存,被称为“中国原始第一村”,1994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已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处黄淮海大平原腹地的蒙城,已经有五千年文明的辉煌历史,她每一处遗迹,无不烙上时代的足音,无不昭示着蒙城这块热土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kcmrd.com/post/52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