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深圳,北京都适合外地人打拼,但确切来说,还是深圳相比较适合点,深圳是包容开放不怎么排外的地方,全国各地的人都喜欢深圳这个经济特区,本地人少,外地人居多,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大都市,到处都是机会,到处是商机打拼的机会,历史人文不悠久,打拼成功了来了就是深圳人。
那一定是深圳!深圳是个包容的城市,来了就是深圳人。在深圳见面第一句话“朋友老家哪里的啊”,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既温暖也找到了可以开始聊天的话题!在深圳只要肯努力都会有收获的,深圳是大社会小***的管理体制,你肯做***就会帮你解决一切后顾之忧。深圳景色很美,空气质量好。欢迎大家来深圳打拼!
大家留意这个问题的关键词是“外来人口”和“工作定居”。
北京和上海外来人口已经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
2018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54.2万人,同比下降0.8%,连续两年负增长。
上海2018年末常住人口2415.27万人,而2017年末这一数字是2418.33万人。
用脚投票都可以看到,人口在向其他城市迁移。
而深圳的发展速度不仅是全国,乃至全球都是有目共睹。
过去的2018年,深圳市在全球城市竞争力方面位列第五位(中国城市第一位);GDP实际增长8.6%,而北京和上海的增速为6.6%;而在地均财政收入上深圳位列全国第一;中国最具创新力城市深圳位列第一;中国城市财政质量全国第一;上市企业市值总价全国第一;城市营商环境第一;城市软环境第一等等30多个头衔。
除此之外,作为一个外来人口不会因为语言不通而烦恼,深圳市外来人口居多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大家都说普通话。
老北京人骨子里不歧视他乡人,因为看多了朝代更替,知道每个出外讨生活的人都不容易。
老上海人无论里弄里的小民还是别墅里的老克拉都十分有契约精神,自己的工作,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做到,会算计,拎得清,相比之下老克拉更谦逊有礼貌。至于上海人歧视不歧视外地人,我就不知道了,得问他们自己。
北京人为什么现在如此排外,不友好?因为外地人太多了,太拥挤了,影响到生活了。小时候我们家每个周末都去公园,每到花开就去植物园,现在不敢去了,人比花多,节***日都不敢出门了。
新上海人操着外地人听不懂的上海话,穿着比上海人还洋气,但是契约精神欠缺,服务意识欠缺,仔细看还是能分辨出来,不过比新北京人好多了,起码他们在努力融入上海。
新北京人第一代移民心理都有问题,一方面拒绝被同化,一方面又极其厌恶自己的家乡,是一群无根的浮萍,即使有了户口有了房子还是漂着,什么北上广深放不下肉身,家乡放不下灵魂,其实是哪里都放不下你那颗躁动的野心。心理扭曲的父母必然教不出心态正常的孩子,所以至少要三代才能融入北京。
问题提的很不好,回答非常容易跑偏激化两地人民矛盾!
每个城市的人都是优劣混杂,当你遇上一个流氓就能说这个城市的人全是流氓吗?这种以偏概全主观臆测为基础的回答都是不负责任的。更是激化矛盾的帮凶。
作为一个上海人,因工作关系经常跑北京,受到过好心人的帮助,也遇到过饭店隔壁桌寻衅的“老炮”,和很多游客一样被出租司机忽悠过……去工体、后海玩了很多次,也蹲在路边小板凳上吃烤串,张记的烤羊腿是我的最爱,还有别的地方都吃不到的爆肚,这是一到北京必定要去吃的美食。
然而我还是不能给北京以及北京人一个定义,因为从小生活背景,成长环境,习俗文化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说白了,我不了解北京人,我不能对自己不完全了解的事物下断论。
我还在不断的了解北京也尝试着让北京人了解上海,增进交流才是大家最好的相处方式。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kcmrd.com/post/52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