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是最大的承受能力。如果超过这个比例。对一般人普通人来说,在衣食住行中间,食是最重要也是开支最大的。那就是说,30%的房租和食物开支,就要占收入的70以上,加上衣和行方面的开支,基本上已经存不下多少钱,只能维持生计为别人赚钱打工。如果收入40%或以上都被用于房租,那基本上也就失去了在大城市打工赚钱的意义,还不如找一个工资稍低一点但房租比例较低的小城市过竞争不怎么剧烈的小城市生活。
所以收入的30%支付房租应该是一条底线,超过这个底线,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就失去了打工的意义,不会接受超过这个底线的城市生活。
本人坐标深圳宝安西乡,租的是农民房,没电梯,顶楼,房子比较旧。一室一厅1780,水费8元一吨,电费1.5元一度,卫生费30元一月。一个月房租加水电2200左右。租的时候是空房,自己买的空调,洗衣机,热水器,冰箱等家电。房租大概占月收入的八分之一,房租每年都涨。14年刚租进来的时候才850块,翻了一倍多,来深圳真是给房东打工
您好,我目前在北京工作,是毕业不足三年的应届生,我目前是住在西三环附近,每个月的房租占据了我的收入百分之六十,因为收入实在太低,房租又很贵,所以我只能每天省吃俭用的过着生活,现在也没打算存钱,每个月生活开销加房租就已经剩下的钱寥寥无几,每天就看看书然后谢谢悟空问答来提升自己,争取早日能够升职加薪。
我已经50多岁了,早就有自己的住房!我在35岁之前也是租房子住。我租住是公司的房子,房租金只占工资的八分之一,房子是一间一厅60平方米的套房,所以很划得来,住得很舒服!现在年轻人来大城市工作,租房子的租金最高不要超过收入的三分之一,否则你很难存钱,买房更没有指望。如果你的收入一半用来租房,建议换一个城市工作!
谢谢邀请!
原来在外边上班时一个月三千多点的工资,每个月花在租房上六百块钱,关键是租房钱多钱少倒不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是一年搬好几次家,平常想买点东西不敢买,怕搬家时拿不了,那种居无定所的感觉,真的是过怕了,后来咬牙攒钱付了个首付买了个小房子,现在已经住进去了,现在两个人一个月一万块钱的收入,房贷两千,占工资的五分之一,虽然还有十万的外债,但是人生从此有了避风港,苦点累点也不怕
这个问题,我选上海,因为我自己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父母亲戚和社交圈都在上海。
如果抛开这个因素再来考虑的话,我还是选上海。
在北京上的大学,也在北京生活过四五年时间了,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文化古都,上海是经济中心航运中心,海派文化的代表,感觉两个城市都很发达,现代化程度很高,各种***也都很丰富,对于年轻人来说,也有很多机会。
北京的暖气在冬天还是很得劲儿的,这两年的环境保护也让北京春天的沙尘问题好了很多。
但是上海的氛围我更喜欢一点,感觉这里的生活情调更契合我吧,虽然黄梅天很湿,冬天因为湿冷,简单的多穿衣服已经不能解决保暖问题了。
两个城市各有各的特点和优势,就看你更喜欢更看重哪些因素了。
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北京。
主要原因是北京的气候凉爽,四季分明!很少有那种潮湿闷热的天气。每年最热的时候也就是从7月20日到8月10日这二十天而已。北京的气候虽然有些干燥,但是也有它的好处,那就是凉晒衣服两小时就干,房间里的被褥和衣服更是用不着三天两头地拿出来晾晒,也不用担心会发霉的问题。
北京的饮食文化十分丰富,每年都会吸引了很多的商家云集于此。在北京你可以品尝到全国各地的美食。
北京的城市建设虽然没有其他城市那样洋气,但是却有着独特、厚重的首都文化底蕴。
北京的城市交通网络在全国也算是首屈一指,地上地下星罗密布,十分发达,你想去哪里都可以很方便地到达。
北京的文化古迹更是北京一张闪亮的名片。有山舞银蛇,绵延万里的长城;有世界最大规模的木制古建筑群——故宫,有***为其子民风调雨顺而祈福的天坛;有天海一色,湖光倒影的皇家园林——颐和园。身居古老文明的皇城根下会让生活在北京的人倍感自豪,那种心情无以言表。
在北京生活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北京人从不欺生;北京人热情好客;北京人不爱计较小事;北京人推崇着“吃亏是福,知足常乐”的生活理念;北京人最讲究尊老爱幼,那是北京人最起码的人生信条;北京人天性豪横,爱多管闲事;北京人喜好打抱不平,任何不法之徒想在北京地界儿上公开撒野,或者欺负弱者必然会引来北京人的群体而攻之。
当然选择北京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北京有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北京能够让你的头脑思维更加敏锐;北京能够让你正确判断大势;北京能够让你始终走在新时代的最前沿;北京能够助你事业有成;能够给你带来百年好合,岁月静好的美丽人生!
我喜欢北京的一草一木;我喜欢北京的山山水水;我更喜欢北京那***特有的贵气与风范。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kcmrd.com/post/50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