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一个重要的区域规划。规划按照“2+8”的模式制订,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8个次中心城市。
涉及城市主要有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张家口、承德。和河南省的安阳。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关系以及未来发展,我觉得国家不在进行像过去的方式,就是北京,天津需要发展,把河北靠近这两座城市的县,从行政上划过去,现在提出一体化就是在互通有无的方面,去掉体制上的壁垒,达到一致的目的。
已经有答友分别列出了核心区域与全部8+2十个城市的名字:京津加上河北的石家庄、保定、沧州、廊坊、唐山、承德、张家口和秦皇岛。 说出来包括哪些城市不难,把规划制定出来也不难,难就难在怎么发展。而怎么发展的前提是怎么互补融合,互相带动,而所谓带动当然主要是先进地区带动落后地区。这种带动未必是直接付出金钱,在先期只要逐渐去掉行政壁垒和经济壁垒,就已经是最大的支持和扶助。 这个城市群不仅有直辖市还有首都,所以在全国来说都极其特殊。大约以前人们都知道所谓环首都贫困带,也就是在距离经济发达程度和文化发展程度不亚于世界上任何先进国家的首都周围,有一圈河北省的经济文化落后,甚至是非常落后的贫困带。这是世界上多数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均衡的一种症状,也是京津冀不融合的一种表现。严格的户口政策以及与户口挂钩的经济政策、社会***政策的地域差异,使近在迟尺的河北面对首都面对直辖市,落差明显。从新农合到养老保险,从市容村貌到道路的标准,甚至是有没有雾霾、雾霾的重与轻,河北都无法和北京和天津相比;最后达到了一种在同一片自然地理风貌里,不用竖立起边界的标志也能很明确地看出行政管理的区划的界限的程度。 长期以来的思维模式是牺牲一些地方来保一些地方,这种牺牲包括经济政策上的倾斜,包括污染项目垃圾项目的外迁和接纳,更包括国家***的分配。终于,当国家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均衡发展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中央适时提出的京津冀一体化的英明决策就是要将这一重要区域的整体社会经济水平提升起来,让以前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迎头赶上,形成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崭新的重要一极。 雄安新区设立在这个区域内的河北,便是这种打破行政界限一体化发展的重大举措。从交通设施到城市建设到人员流动和现代化的理念,都会由此辐射到广大的整个京津冀城市群之中,让相关地域逐渐形成各自带着自己特点的发展脉络。虽然起步时间还不是很长,但是未来的前景已经被普遍看好。我作为身在其中的一个普通公民,非常关注也非常期待,期待这样伟大的进程,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走上快车道。
京津冀城市群7大主要城市包括2个直辖市,一个省会城市。它们是: 1、北京;2、天津;3、石家庄;4、雄安新区;5、唐山;6、保定;7、邯郸等。 还有8个节点城市: 它们是:廊坊、秦皇岛、邢台、张家口、承德、沧州、衡水、安阳等。这些城市群历史悠久,人文历史厚重,地处首都周围经济圈,高校云集,科研单位齐备,工农业发展飞跃,经济建设发展迅猛,可带动华中地区腾飞,意义重大。河北省及河南安阳最受益。朋友明白了吗?欢迎关注。
京津冀城市群的概念由首都经济圈发展而来,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和河北省的保定、唐山、石家庄、廊坊、秦皇岛、张家口、承德、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和河南省的安阳。其中北京、天津、保定、廊坊为中部核心功能区,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
京津冀城市群是以北京 天津为核心的城市群包括河北的廊坊 保定 石家庄 唐山 张家口 承德 秦皇岛 沧州 当然现在新成立的雄安新区更是中部核心功能区的重中之重。雄安新区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是千年大计,是继深圳 浦东之后又一具有时代意义的创新 科技 宜居不以房地产为税收的新型城市。还有廊坊素有京津廊道璀璨明珠之说,地理位置绝对优越,再加上首都国际机场的建设,更是直接辐射廊坊 固安 涿州。还有保定,雄安新区便是保定的三个县划分而成的,所以保定也是北京产业外溢的直接受益者。
现在是信息社会,找工作的平台还是挺多的,线上线下都可以,线上的话,有58同城等填上简历就可以了,还有一种比较适用,那就是微信了,可以加入当地的微信招工群,一般当地周围招人的公司都会在上面发布招工信息,然后可以电话联系,具体还.得去实际地方去看,多了解一下,线下的话,那就是多跑跑,一般的工业区,都会有固定的一个招工点,刚去一个生地方可以像当地人多打听,那里/比较集中,招工信息会比较全,可以面对面的交流,具体的了解工资工种各方面的,还有一种就是累点,挨家挨户的去找,一般招人的公司门口都会张贴招工广告,可以进去看一下,工作环境,了解一下工资,工作时间等,这样就更加直观了,自己能否适应,也可以向老师傅了解一下什么情况,他们一般说的比招人讲的要靠谱一点,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看能否适应,最好是有老乡熟人介绍会好很多,会少走很多弯路,万一没人介绍干干不适应了,工作强度大了,不干了那就得不偿失了,祝大家早日找到好工作。
疫情当下,就近城市选择可能会好些。也可以通过网上平台投简历,填写自己的个人情况和想入职行业即可
1、BOSS直聘、智联、前程无忧、中华英才网,这几个平台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招聘网站;各有特色;
选工作前期不一定是自己喜欢的,多积累工作经验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这点很重要,其次展现自己的优势的一面,让领导能发现你是可树之才,培养对象。
2、在确定好要入职的公司前,需查询企业信息,比如:用企查查、天眼查。防止自己误入不良企业。
如果说工作的地方,我建议你,去北上广深,还有自己所在地的省会城市,因为这些都是一二线城市,工作的几率大一些
如果说不知道去哪里找工作,我建议你去58同城,智联招聘,前程无忧,还有实体店的劳务公司门店,都可以,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谢谢大家
天津以前是一个老的工业城市,但是随着产业的调整、人才的流入,天津现在已经焕发了新的生机。在前不久出炉的一份2018中国城市分级名单中,天津又入榜12个最具竞争力城市排行。最具竞争力城市的指标当然包括教育、人才、宜居环境、基础设施、区域性城市群、办公楼租金等,但是科技创新也是一个非常主要的衡量标准。说到天津的科技创新必然要提IT业。天津IT业这两年发展喜人。工信部的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收入1352亿元。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达到22家,超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08家。
软件园?当然有了。海泰软件园、天津滨海高新区软件园、天津华苑软件园、天津市大学软件园……。响当当的企业也有不少啊!高端服务器企业有浪潮[_a***_]、曙光信息、汉柏科技。基础数据库软件企业南大通用是代表,国产信息操作系统企业以麒麟操是代表,核心芯片企业的代表是飞腾CPU项目,安全软件企业奇虎360公司是代表。这些企业形成了“硬件+数据库+系统+安全”的自主品牌高端产业链。
要问IT在天津发展的前途,那就要用数字说话了。前文提到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的收入1352亿元。下面还要再说一下投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研发投入2017年也大幅增长,研发经费支出达到66亿元。企业利润总额突破170亿元。数据显示,我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过700家,从业人员10万人以上。系统集成获证企业达到184家。下一步,我市将努力打造“天津市工业软件服务供给***池”,并将引导和鼓励高新区、开发区等园区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级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组织企业积极申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的试点示范。云计算、大数据,都在天津等着你,速来啊!
根据个人十几年的经验,在天津搞it是毫无前途的。天津是一个务虚的城市,不重视技术,不注重实效。IT技术只是实现政绩的垫脚石,而从事IT的人就和农民工一样,不愁没人干,薪酬也很少基本属于中下等,技术人员千辛万苦,最后都只是某一个人的政治荣誉,这种情况并非只体现在IT领域,是整个城市的问题。目前看起来,天津不知道自己该往何处去,于是总是不知所谓的瞎忙活。
天津100强企业目录有下列著名IT企业,例如: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伟创力电子制造(天津)有限公司,唯品会(天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当当网信息技术(天津)有限公司,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等。天津在今年的智能大会后放宽了户口。目前,很多总部在北京的IT企业,将逐步把一部分研发部门放到天津。例如,刘强东的京东在智能大会发言表示将在未来几年把部分部门搬到天津,另外,360,搜狐***,等主流IT企业已经有部分落户天津。另外,管理蚂蚁金服余额宝的天弘基金总部在天津。搜狗游戏部门总部落户天津西青,智联招聘第二总部落户天津空港。当然还有很多科技小巨人企业。
有,没前途。呼叫中心,IDC,物流中心,外包,测试等低端业态,构不成it互联网行业。什么时候独角兽把研发中心搬来,我就信了。骗房租,骗补贴,骗政策,骗户口的企业要来天津有啥用?根本不是填GDP,是添乱来的!
一线城市年薪超过40万的人应该有百来万人吧,但不会特别多!
虽然这些年网上很多人都说一线城市随随便便就能月薪过万,但实际却是很残酷的,在一线城市月薪几千元的人依然是大多数,而且对于很多人来说,即便是在一线城市工作十年以上,月薪大多都会停留在1-3万元左右,我有一个同学是做IT的,在一线城市工作了整整10年了,现在他的月薪就是2万元左右,现在他很焦虑,因为他认为未来几年他的收入不会有太大的增加,所以想在考虑会省会二线城市发展。
一般一个企业高薪的人很少,特别是年薪有40万的人,这样算下来每月的薪水就是35000元左右,这种薪水一般中小公司的中高层都很难触及到这个点,特别是没有多少提成或者奖金分红的,一般月薪大多就在2-3万元左右,除非能力特别强的。
而中大型公司里年薪40万的就很多,但一般比例也不会太高,如果是一个几千人的大企业,年薪超过40万的可能有上百人,基本上就是这样的水平了。
一线城市其实很浮躁,因为有太多一夜暴富的例子,有些人年收入可以达到百万级,但这只是少部分人的风光,大部分人想要拿到这个薪水,要么学历强,至少985211,要么就是工作能力强思维强,不然想要拿到百万年薪可能性很小。
至少在我看来在一线城市至少有一半的人月薪还在万元以下,这真不是吹的,除了一些特殊行业职业工资薪酬高以外,大多数职位都不可能会太高。
所以我们要理性看待一线城市的收入,一线城市确实整体收入高,但要想拿高工资也不容易,在一线城市一万元月薪不是高工资,至少都要两三万起步,不然你就真的是给房东打工,总之,去一线城市工作要有足够的坚持和学习能力,因为竞争真的是太大了!
一线城市,年薪超过四十万,即是月入收入超过3万的,确实不多,毕竟一线城市平均工资才1万出头,而这个平均数是不能反映出整个城市的收入水平的,一线城市聚集了很多的有钱人,是国内收入水平顶尖的水平,而对于平均收入来说,并不代表一个城市有一半人工资达到过万收入,起码有七成是达不到平均收入的,两成多在平均收入附近,只有一成不到,甚至更少的人收入超过平均收入。
一线城市大多数人的工资并没有那么高,都是被平均起来的,可以看看深圳市人力***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深圳市2019年人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可以看出一线城市真实的平均水平。
这份报告一共抽取1164家企业,获取245715名员工的薪酬调查资料,经过逻辑性和合理性的数据审核,确认出这份工资指导价位。
这份报告,可以说是除了IT行业和卫生和社会工、金融行业中的货币金融服务之外,其他都行业中位值和平均值都没有过万,而IT行业和卫生行业、金融行业可以说是城市的基础,保证深圳作为一线城市的根基,不过都只是小部分人,这部分人提供大多数人GDP总值,这是一线城市常见的表现。
高薪行业特点是高门槛,特别是学历的要求,IT行业可以说是各行的代表,以深圳互联网龙头企业腾讯为例,入职人员基本都需要985或者211大学,而金融业也一样,想要做到比较专业的职位都需要高学历,卫生和社会工作方面多属于事业单位,向医院这种,在一线城市当中,研究生学历已经是最低的门槛。
最后,一线城市里面,年薪超过四十万的不多,都已经是行业里面的精英,加上位置行业竞争激励,不一定能够长远地保持在这个收入水平,想要继续保持高收入,就需要不断地努力。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kcmrd.com/post/47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