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景点游玩 > 正文

溥仪游玩北京,溥仪游玩北京***

  1. 英国人庄士敦来到北京后,为何会成为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

英国人庄士敦来到北京后,为何会成为末代皇帝溥仪老师

庄士敦成为末代皇帝溥仪的帝师是1918年逊清小朝廷决定为溥仪找一位外国师傅的背景下开始的。李鸿章的次子李经迈曾在清廷担任过许多要职,出使过奥地利,并随载涛贝勒出使日本、欧美考察过军事。辛亥革命后,李经迈在威海卫与英国人庄士敦交往甚密,认为庄士敦可以担当溥仪的洋帝师。庄士敦对这个差事欣喜若狂,立即答应来到北京。

庄士敦是英国苏格兰人,本名雷堪奈尔德·约翰·弗莱明(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他毕业于牛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攻读东方古典文学和历史,对古老的中国文化素怀仰慕之情。庄士敦来中国以前就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能吟诵中国古诗词。他到中国后担任过香港英国总督府秘书,英国驻威海卫租借地的行政长官。

庄士敦来到皇宫后的主要职责是教授溥仪英文、数学、历史、博物和地理等课程,月薪700中国银币。其实庄士敦对溥仪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上教学课程,这位思想和见识都禁锢在紫禁城内的少年天子在这位洋师傅的身上看到了外面的大千世界。大到协约国作战的飞机坦克,小到水果糖的制作方法,还包括英国绅士穿西装的款式和礼仪。溥仪对这位洋帝师打开的世界十分感兴趣,由此买了许多西洋家具把紫禁城弄的不伦不类,模仿庄士敦的样子购买怀表、表链、领带、袖口等物。溥仪的这段时期十分崇洋***,觉得庄士敦的自来水笔好过中国的宣纸毛笔,毛呢衣料好过中国的丝绸。

庄士敦曾说中国人的辫子像猪尾巴,溥仪就没和任何人商量剪掉了辫子。这在皇宫里引起很大的震动,因为当时紫禁城都恪守不剪辫子的规定,民国几番劝说都不顶用。谁承想皇帝自己剪了辫子,导致几天之内除了几个内务府大臣和中国师傅外的男人全剪了辫子。连同着王府里的男人都剪了辫子,这使得宫中太妃和遗老遗少对庄士敦十分恼火。因为辫子和紫禁城的皇帝一样具有极大的象征意义,庄士敦一搅合就去掉了一半。

庄士敦发现溥仪近视,就自作主张请外国大夫给溥仪配眼镜。这把后宫太妃们气得半死,因为大清的年轻皇帝们根本没有戴眼镜的前例,戴着老头子的眼镜像什么话。她们也不能忍受让外国人检查皇帝的视力,觉得这是大逆不道。

溥仪游玩北京,溥仪游玩北京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更让遗老们愤慨的是庄士敦提议让皇帝搬离紫禁城到颐和园居住,还建议精明的汉臣到内务府监督内务府里监守自盗皇宫珍宝的事情。庄士敦经常把内务府与外面的古玩商勾搭的事情告诉溥仪,他这种拆内务府台的行为更是让遗老们对这个洋人恨之入骨。再加上庄士敦对溥仪选择伴读的人选指手画脚,导致溥仪选了庄士敦心仪的书童,这更令他被宫中的保守派视为极不受欢迎的人。

庄士敦与小朝廷的保守派斗智斗勇的日子一直持续着。

但为什么大伙儿又拿庄士敦没办法呢?首先是溥仪对庄士敦的信赖很高,几次封赏顶戴花翎,庄士敦的官阶已经和溥仪的正式帝师陈宝琛平起平坐。论私下的亲密度,庄士敦显然比陈宝琛更得皇帝宠信。再者庄士敦是大英帝国的臣民,他在皇宫里不光是帝师,还担着保镖的职责。这当然不是庄士敦会什么飞檐走壁的绝世武功,是因为他作为外国人是紫禁城中幻想依靠外国势力维持小朝廷存在甚至重振大清的太妃、大臣们的一个重要精神象征和倚靠。

庄士敦于1874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于1904年来到中国,后来成为溥仪的老师,对溥仪竭诚尽忠,倾其所知相授,给溥仪讲解西方的历史、生活和风俗,并为他起了个英文名“亨利”。对于溥仪,庄士敦如师,如父,如友,两人的关系日益亲密。庄士敦专门向溥仪介绍西方的君主立宪思想,提议溥仪到欧洲留学。他介绍溥仪结识了英国大使和英国驻中国舰队司令,希望溥仪能到英国、并在英国的辅佐下建立流亡***,回中国复辟帝制。离开原因:庄士敦终其一生,都热爱、眷恋着中国。在他看来,中国应该通过君主立宪过渡为现代国家,在皇室的继承中保存上溯千年的传统和文化。但这样的遐想在其有生之年面对溥仪俯首日本为傀儡而已开始瓦解,他最终拒绝了溥仪的挽留,离开了中国。扩展资料庄士敦于1874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先后毕业于爱丁堡大学、牛津大学,主修现代历史、英国文学和法理学。1898年,庄士敦经过激烈角逐考入英国殖民部,同年以东方见习生身份被派往英殖民地香港。庄士敦是一位汉学功底深厚的学者。在中国生活的三十余年里,他广猎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对中国的儒家文化和佛教哲学十分推崇。1901年,庄士敦以 “林绍阳”的笔名在伦敦出版《一个中国人关于***教传教活动向***教世界的呼吁》一书,指责***教会的传教士试图以宗教改变中国的做法,引起英国宗教界的猛烈抨击,称他为“一个愿意生活在野地里的怪人”、“英国的叛徒”。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士敦

溥仪游玩北京,溥仪游玩北京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