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你对晚清历史有所了解,知道慈禧太后都有哪些“坏毛病”估计就不会问这个问题啦。慈禧太后是很好面子的,而且特别迷信,还有权力欲。下面,套路君就带大家看看慈禧的三大“臭毛病”。
1、好面子
众所周知,慈禧太后拿北洋水师买炮弹的钱,用来盖颐和园,请戏班子去六十大寿。相信看过《走向共和》的朋友应该对第二集不陌生,慈禧太后在训光绪帝说,自己六十大寿过不好,自己面子上就挂不住,别人就看不起自己,而且还特别举了农村妇人作为例子。光绪帝还能说啥,只能赶紧点头答应呗,要不然皇帝都没得当啦。可以分毫不差得到现场,这是多么有范儿。
2、特迷信
慈禧非常迷信,平时什么难以决定的大事,不问大臣,只问鬼神。慈禧到底迷信到什么程度呢,据小道消息,慈禧死前还穿着红裤衩,因为在慈禧死的前一年是本命年,因此她为了避免灾祸就穿了一年的红色裤衩。等到今年的时候,她因为自己年岁太大,害怕自己死去,就一直穿着红色的裤衩没有变。其实,这个消息我也觉得是并不像***的。慈禧太后之所以要火车分秒不差到达永定门,也是她千求万求而知道的好日子,她当然不能错过啦。
3、权力欲
在大清入主中原时,蒙古高僧曾说过:大清享国绵长,但始于摄政王,亡于摄政王,始于孤儿寡母,亡于孤儿寡母。公元1644年,大清入主中原,摄政王多尔衮把持朝政,孤儿寡母孝庄与顺治自不必说。公元1911年,宣统帝退位之时,溥仪生父,摄政王载沣手握权柄,彼时溥仪只有六岁,头上还有个不是生母的皇太后隆裕。看来清朝确实应了这句“兴于孤儿寡母摄政王,亡于孤儿寡母摄政王”!只可惜,人家孝庄皇太后名垂千古,而慈禧太后遗臭万年。慈禧太后亲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利欲,连光绪帝都只能叫她“亲爸爸”,这真是莫大的讽刺。慈禧太后既不是光绪帝的母亲,也不是什么大姨子,血缘关系较远,可是非要人家叫他“亲爸爸”。
以上是历史不容套路的看法,一个喜欢历史,偶尔八卦的头条号。欢迎关注我们,一起谈古论今!
这件事出自电视剧《走向共和》,当时,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太后西逃。后来,大清国和洋人和谈,慈禧太后准备坐火车回北京。袁世凯亲自办的这事。回京前一晚,在保定的慈禧行在,袁世凯特意找到李莲英讯问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李莲英神秘地:“袁大人,我告诉你,这火车到达北京的时刻,后天下午两点,可是一分一秒也不能差!”袁世凯很吃惊问李莲英:“有这么严重?”
李莲英说出了实情:原来这个回銮的日子和时刻,是太后谕令钦天监,验算了无数次,才算出来的好日子、好时辰!咱们大清国的太后就信这个!这一路之上,她还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嘱咐李大总管。火车必须在这个日子、这个时辰到达永定门!李莲英提醒袁世凯,这事是第一要紧啊!
为了核对好时间,袁世凯和李莲英核对了下各自怀表的时间。(李莲英的怀表时间,是和慈禧的时间是一样的。)李莲英一看,袁世凯的表差了一分二十七秒。李莲英就问以谁的时间为准,袁世凯哪敢说太后的表不准,马上回复:“当然是太后的表准。普天之下,只有太后的表是准的!”特意调了下自己的怀表。李莲英直夸袁世凯前途无量。
李莲英走的时候,袁世凯给了他一个红封套。李莲英出门借着光掏出来一看,一百万两的银票!
后来,袁世凯找到开火车的洋人,把怀表给他。只要按时到,不差一秒,桌子上的一万两就是他的。要是不对,就革他职!洋人哪见过这么多钱,直接懵逼了。一路小心翼翼,终于准时到达!
说到底,还是人袁世凯会办事。袁世凯为官心细,他知道自己不了解慈禧和宫内情况,知道去找李莲英问问。这点小事,都记在心里,花了一万两,真是好奴才。
(文|勇战王聊历史)
慈禧因该是要体现出她的威严,说几点到就几点到,必须分毫不能差,这才是主宰一切的她。也可能是由于她信任什么,当时的情况而言要必须准点到达永定门车站,知道当时情况的估计很少,慈禧心思难猜啊。
慈禧过个大寿都这么铺张,劳民伤财,葬送了大清国,让火车分毫不差的到达永定门,也不算什么。
问题是谁***,或者是谁来领导***?就当时来说还没有像孙中山样的人物,就地方势力来说,谁也不具备这样的实力。
再了说,你以为慈禧逃亡清***就***失灵了吗?清***机构还在,还在牢牢掌握控制,只要核心是忠于慈禧的,哪还有谁能一呼百应发动***?所以只能说不具备条件。
想法很奇葩,从北京化妆出发坐马车人数并不多有荣禄的武卫中军护卫,一路上有散兵游勇骚扰皆被呵退,出昌平到延庆都没有地方官员接待,到延庆州怀来县遇到了怀来知县吴永(吴永的第一任妻子是曾纪泽的女儿,后续妻子是盛宣怀的妹妹)。吴永接待了慈禧母子的衣食住行,一些王公大臣也随即赶到!出宣化时甘肃布政史岑春煊带领一千多士兵也赶到了,岑春煊的出现慈禧就更安全了,在山西境内山东巡抚袁世凯派张勋带领两千人也来了,这支军队一直保护她回到北京!哗变不过是不懂历史的汉粹臆造!
这个问题其实挺有趣的,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大家在***剧中可能经常能看到军队哗变,或者是有人谋朝篡位,里面的主人公商量一番,然后实施,不是成功就是失败了,看似是非常的简单,那么现实中能是那样吗?
现实之中想要哗变可不是一张嘴就能成功的,首先要进行长时间的策划,还得和众人说好,否则即使成功了,也会立即被其他人所杀。首先我们来看看慈禧为什么要逃亡西安,当时八国联军侵华,北京城遭到攻陷慈禧看到势头不对,立即选择了带人逃亡。
慈禧作为大清的实际统治者,偷着逃了,自然不会让人知道,大臣们都不知道慈禧跑了,她也不会让人们知道,因此慈禧走的时候带的都是心腹,慈禧的心腹自然不会刺杀自己了。
到了后期,人们都知道慈禧跑了,那么又有谁能杀慈禧呢?维新派?这些人压根没有那个实力,他们也不会杀慈禧,他们还指望着慈禧能够听自己的建议呢,更何况慈禧出行的队伍到了后期,人数也不少,慈禧作为名副其实的统治者,那个安保程度不用想了,如果有外人刺杀,能走到慈禧跟前也算是厉害了。
那么有人说了没有军阀动心思吗,说句实话当时有人有实力杀慈禧,即使是杀了慈禧又能如何呢?难道慈禧死了一个王朝就覆灭了?当然不可能了,完全没有必要刺杀慈禧。更何况当时在慈禧身边的全部是八旗子弟,他们更没有理由杀慈禧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kcmrd.com/post/41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