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陈文秀律师。作为一名本地资讯领域的原创作者,在这里我想简单的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观点,希望可以对您所帮助。
首先道路非常宽敞,感觉家里的公路就跟羊肠小道似的。楼也比较高,那时候我的家乡大多数的房子都还没有超过6层的。但是北京就有很多高楼大厦了。
其次那年我也是把北京著名的景点基本都逛了一遍,真的是大开眼界。给我印象最深刻还是颐和园和故宫。风景秀丽,建筑宏伟,让人叹为观止。
最后相比这两处而言,长城给我的印象比较糟糕,首先是累,登长城确实太累,主要是因为天气热而且游客太多。所以那次的经历不是特别好。而且长城上的东西确实比较贵,周边吃饭也不便宜。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我会定期的发表一些和本地资讯领域相关的文章
第一次来北京,是2001年的七月,在北京站下了车,打出租车去六里桥,当时有非空调的夏利出租车和空调的富康出租车,路过前门楼子,特感慨,看到广场,特兴奋,走到哪里都感觉新鲜,没来北京之前想象着北京到处是高楼大厦,富丽堂皇,走进北京,感受北京,其实哪里都有,富贵与贫穷,繁华背后也有好多的城中村,当时的公交还很破,路不平,自从申奥成功,北京的一切都在慢慢的变好
你第一次来北京的感受是什么?
1***8年3月第一次出差实习到北京。拿了一张单位介绍信,买了一张去北京的火车票。下了火车感受到北京火车站的建筑最有特色。第一次,在北京火车站乘出租车去建国饭店。第一次,乘北京地铁一号线,到天安门广场。看到了雄伟的北京天安门广场。第二天,游览了故宫博物馆,北海公园。第三天,游览了,颐和园,天坛公园。看到清朝皇帝住的地方和后花园。
2019年10月,第一次去了我们的首都 — 北京。有一种古文化撞击灵魂的触动;有一种古文明洗礼眼睛的震撼;有一种胡同小院生活的恬静;有一种荒郊野外卧虎藏龙的见识!
每天约8万人参观的故宫建筑,展现了皇家园林的艺术、智慧与气派,古人似乎更懂生活、品味;古人的文化底蕴是多么的隆厚;这座***园林与现代的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天安门相互辉映;四周的护城河,高高的护城墙,将***与市井区分开来。可以想象园林内的灯火阑珊、歌舞升平、日理万机……等一系列的场景,与城墙上的卫兵,静观护城河外市井生活、遥望对面的景山,而景山上的人府看整座故宫的欣慰与震撼!
在故宫的周围,保留了很多古建筑,红墙琉璃瓦,有学校,有餐厅,更有很多国家机关。就在国家图书馆也是那么的古朴典雅。
北京的共享单车很发达,而且处处是安保工作人员,心里很踏实。踩着单车绕故宫、绕景山公园,经1环2环3环。骑自行车🚲的人非常多,远观白塔,偶遇拍婚纱照的新人,排着长长的队伍去参观景山公园的小学生们,拿着专业的单反拍下北京的街头的外国人,护城河边垂钓🎣的人,胡同里阳光下打手搓***的四个老太太,陪老伴晒太阳的老人家🧓和他们的女儿,胡同门口开得正欢的花儿……多么美好的画面,生活不过如此!
与偶遇的游人同路、同游、同宿;有惊喜、如故的感觉;有分别的不舍。夜幕前驱车出城,来到京效,转入一段尘土飞扬的村落,大大的石牌前岗亭外下了车。友人跑来迎接,一起步入!岗亭内是一个大大的四合院式的建筑,院中间正有7~8~9人在[_a***_]闲聊,时儿嗲一下杯中的红酒。大家Say Hi热情而不作做,一 一参观了他/她们的创作,画、绘、雕、塑;也因此得知,真正的艺术创作者,好择一隅,互赏、互创、逢知己。
赏了古文化的深厚,走过复兴门的繁华,爬上长城的喜悦,听过长城瞭望口最猛烈的塞外的风,看了长城内外车水马龙生活的人们与连绵魏延的大好河山,还有择一隅逢知己的艺术家,有一种不进京不懂京城的感觉!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kcmrd.com/post/35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