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中国大陆“一线城市”是个非正式概念,国家官方并不***用这种城市分类概念也不承认这种城市分类概念。官方承认的是“中央直辖市”和“国家中心城市”的城市分类概念。不过一线城市概念由沪深吹媒体炒作泛滥,而不得不被偶尔使用。从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连续多年,评出的一线城市都是5个,此前是4个,分别是“北天上广”等5城市。
北京是中国政治中心,中国经济金融管理中心,宏观调控决策中心,履行着辐射着全国的职能,主要是体现在北京辐射沪粤江浙上。中国只有一个领导中心,这个中心只能是北京。
天津是中国北方经济金融中心,中国先进制造业中心,国际航运核心,国际航空枢纽中心,国家航空航天中心,科教文卫中心,天津承担着辐射北中国和华北首都圈职责的国家中心城市,这是和中国第一大城市首都北京的实质区别,北京承担的职责是辐射全国,特别是辐射中国南方等经济强省。;天津是近代中国第一国际大都市,国际交往中心,国际商贸航运核心,亚洲金融中心,政治经济文化外交通商中心;天津曾是民国开创直辖市体制后的第一个中央直辖市“京兆天津特市”,其沧桑厚重的历史文化尽显老牌直辖市底蕴。目前天津仍然是中国官方系列顶级城市,是中央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中国超大城市,而广东省广州市仍然是副省级地级市,低天津一个等级,和中国万年大计天津滨海新区平级。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天津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首都北京和千年大计雄安的最近出海口天津自由贸易港的作用日益深刻重要,作为国际全球城市的天津拱卫中国综合第一大城市首都北京和千年大计雄安的历史使命更加强劲艰巨……
辐射华东地区的国家中心城市是上海,这个区域属于中国的长三角地方城市群,虽该区域地位的重要性不如京津冀首都圈城市群,但却创造了不小的产值。但上海周边再无中国超大城市存在,而周边都是一些微型袖珍城市,无法形成超大城市群,构建双城或多城共同发展的格局。这和中国首都圈城市群内是双中国超大城市京津由唐山,石家庄,保定等中国特大城市环抱的“中国大城市群”格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长期以来都形成上海垄断全国非官媒的局面,营造的舆论氛围都是上海是中国经济中心的印象,实际上上海只是个摆设,一个中国形象工程的代表。其实质上并不是中国领导中心,权力决策核心,造就了其花架子的外强中干的本质……
所以非要说沪和北京的区别,那就是北京是实权派,实实在在的权力决策中心,而上海是个摆设,虚头巴脑的,大多情况下作为一个宣传工具的角色出现。实际上天津的各项职能完全涵盖包括上海,且自然***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完全优于沪,而且天津地处京畿首都圈的核心,其战略地位和地理位置的尊贵也决定了天津贵为京畿首都圈的优越地位;也正是因为此才造成天津常年受到控制全国媒体的上海在舆论上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强力打压抹黑,使一些基层百姓感觉都是天津才有负面新闻和负面消息。但真正的权力决策中心在中国京津冀首都圈内,这就是中国的基本格局。华南的经济中心在广东广州,国家布局以广东广州为国家中心城市联袂福建福州,泉州,厦门等地辐射华南地区,包括辐射周边的任何大中小型渔村(含人工渔村)。
北京处于全国的重心位置,是在政治格局下形成的区域经济中心;
上海是国家的经济中心,经济地区不可动摇;
广州是南中国地区的经济中心,市场经济下的城市模板;
深圳先是政治因素布局,后是市场经济推动。2002年"深圳被谁抛弃?"为分界线。
如果相互间要进行比较,笔者认为北上和广佛三个城市更具有可比性,而深圳在中国就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具有极强的独特性。
衡量城市发展程度最关键之一就是第三产业的比重,北京第三产业比重超过80%,上海和广州的比重接近70%,而深圳的第三产业刚刚过了60%。
北京服务业最发达,上海、广州次之,深圳最低。
北上广(含佛)三个城市分别代表着我们三大经济区,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的核心布局。
北京具有政治、文化、总部优势,上海具有腹地、经济、金融优势,而广佛最弱,主要还是区域和市场优势。
三者之间的未来发展格局跟体制格局有着很大关系。
北京和上海相比的异同点主要体现在一是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上海是经济金融及国际航行中心。二是北京以古建筑为主体的旅游景点,上海以现代建筑为主的旅游景点。三是上海人口超北京,四是上海GDP超北京全国第一。二个城市共同点一是都是一线大城市,二是都是对外开放容纳百川的城市,三是都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城市,四是都是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服务,五是都是交通发达,四通八达的城市,六是都是高房价,高物价的城市。还有不同点是上海环保比北京好,人海人平均寿命比北京人长。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kcmrd.com/post/29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