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谈谈我知道的。
北京土著首先要有明确的定义,我认为至少从民国开始就在北京生活并传承的人,才能叫北京土著,从这个角度来说,至少要有100年左右在北京一直生活的人,或者大概4代左右的人才能叫土著,如此一来,真正的土著其实就没有多少了。
这类土著主要是三大类人,一类就是过去皇亲国戚或者官宦人家,这些人经过各种***和社会变迁,能留下的不足1%,这类***的人就是祖上的产业在改革后被归还或者能延续下来,这些不要说,如果是拆迁一定能有几十套房产了,再说这类人有世袭延续而且能活的很好的人,他们的房子也是一定还有保证了,这类人其实不再我们讨论范围。第二类就是过去的商人或者中产阶级,这类人同第一类人一样也曾经有过的辉煌,但是随着社会变迁,大部分人的经济和房子也没啥了,不过这类人还算是有关系和延续的,所以他们的房子总体来说也是有一定保证的。最后一类人就是底层的人。这类人永远是最底层,可能偶尔蹦出个有出息的人,但是绝大部分人是在大杂院中生活的,他们没有关系没有过人的能力,最后也就是几乎一套房子几代人继承下去。如果赶上您在核心区,那么***或者房屋面积或许有改善,但是绝不会有几套房子让你吃香喝辣的。但是在非核心区,原来的农村经济土地支柱被房地产开发了,那么恭喜了,可能这类人或许有几套***房,但是总体来说我估计也就是10-20%的人吧,毕竟过去农村经济不受待见,能转工的就转了,那时候没有门路的反而现在吃香了。
如果把土著放宽到解放那个年代,这样也至少3代左右的人吧。以这个为定义,那么问题就来了,那这些土著的其实又增加了一类,就是支援北京建设的各路精英以及军队的转业人员。这些人大部分可以得到单位的房子,这些房子其实一个人会有一套。这样如果两口子都是有能力的,就能分到两套房子。那么这类人就有几套房子的可能了。
我们以上说的,都是靠房子沿袭而得到几套房子,还有改革后发家致富的人自己买房的,所以我感觉真正北京土著还有几套房子的大概能有10-20%吧。
我就是北京土著,周边的同学同事包括我都没有独立住房,跟父母一起住。
在北京,除了早期***户给几套房子,发了,之后的***都很少。父母辈的房子也并不多,那时的孩子多,有个院子***还不够七八个孩子分的,到手也就没有多少钱。
在北京大多买房子的都是外地来京人员。
北京土著,家里就一套房子的占了大半,因为人口基数大,虽然很多人都说家里几套房,但我感觉吹牛的不少。北京土著,其实很多都是穷人,社会底层,只不过因为北京房价高,加上北京外地人多,所以都觉得北京土著房子都好几套。
比如很多土著大妈离婚以后着急嫁人,其实就是为了给孩子结婚腾房。
我,北京土著,老公单位分一套五十平米房改房,我公公留下一套房改房,0五年房价三千八百時买了一套一百一十平米的房,首付房款三万八,每月还款一千几我忘了,二十年还款期,我不炒房,我也不缺房子住,北京限号之前买了一辆车,限号之后又摇上一辆车,我不知道处地人怎么看见的北京人祖孙几代住一间房,最少我的同事朋友和亲戚没有这样的,有一个邻居,儿子三十多没房子,工作不稳定,***提供了公租房六十平米,月租2千四,你们是不是特嫉妒北京人过好日子啊?谁家在北京几辈子了没房子住?总吃柠檬闹的吧?我家房子里还不算儿媳妇娘家的2套,这才是北京人真正的住房现状!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kcmrd.com/post/26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