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你说的辖区常住人口,包括了辖区的县,乡,村等全部人口。城区人超过1000万的好像就是北,上,广,深,超大城市。建城区内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为特大城市,300万以上500万以下为大1型城市,人口100万以上300万以下为大城市。全部是以建城区以内的市内常住户籍的人口。
截止2018年底,中国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有15个,城市人口最多的是重庆市,常住人口超过3000万,具体情况如下:
1、重庆:3102万,但是重庆的主城区人口大概是千万规模;过去三年增加了86万常住人口,年均29万。
2、上海:2424万,上海严格意义上可能是常住人口最多的城市,经过几年调整后,人口规模基本稳定;过去三年人口增加9万,年均增加3万人。
3、北京:2154万,北京的人口前两年有所下滑,目前是处于稳定的状态,从2015年到2018年人口减少16万,年均减少5.3万。
4、成都:1633万,成都和重庆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两个城市,主城区人口规模也重庆相当,接近千万。过去3年增加了167万人,是过去3年人口增加最多的城市,年均增加人口56万。
5、天津:1560万,天津和重庆一样是直辖市,而且发展的道路也挺像的,这两年都在转型升级的阵痛中,过去3年只增加了13万人口,平均每年是4.3万。
6、广州:1490万,在北京和上海限制人口后,广州的人口就开始多了起来,这几年平均每年都有超过47万人口净流入,2018年比2015年增加了140万常住人口。
7、深圳:1303万:这是一个神奇的城市,人口规模在四个一线城市中最少,但是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我们按照官方的统计公报,还是取1303万的常住人口,从2015年到2018年的3年,净增加了165万常住人口,年均增加55万,这个足以说明深圳这几年的城市魅力。不过也是得益于北京和上海人口严控的结果。
8、武汉:1108万,武汉这几年人口增长也很快,从2015年到2018年增加了47万,年均增加15万。
9、石家庄:1095万,石家庄这个人口规模其实还挺让人意外的,这似乎是一个被忽略了的城市,很少被关注,过去3年增加25万人,年均增加8.3万人口。
城市等级不是以所管辖的面积作为统计标准的,而是以主城区有户口的居民人口数量规模,作为划分标准的。主城区或中心城区有户口居民超过500万的,就是特大城市。哈尔滨市主城区人口超过500万人,所以哈尔滨市是特大城市。
没啥意义,北京不设限,可以达到一亿人。
哈尔滨号称一千万,但五城区也就四百万多说了,而且还包括所辖乡镇人口!都是白天晚上候鸟一族上下班!晚上九点公交车没有了!北京公交车十一点都有车!
哈尔滨一座省城,连南方的地级市都不如!
中国幅员辽阔,大大小小的城市有600多座,那么中国各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有哪些?根据公布的数据来看,截止2017年末,中国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有14座,分别如下:
1、重庆市:3075.16万
2、上海市:2415.27万
3、北京市:2154.2万
4、成都市:1633万
5、天津市:1556.87万
6、广州市:1490.44万
7、深圳市:1302.83万
8、保定市:1169.05万
就目前而言,全国人口的统计方法还是比较科学靠谱的,这一点就没有必要质疑了!
我国目前城市大小的衡量标准为市区(城市建成区)的常住人口数量。而不是一些"标题党"所认为的全市域的人口总数、管辖总面积或城市建成区面积大小等所谓自以为是的"标准"。我国城市大小划分标准目前为"五类七档"。内容如下:
五类七档标准
常住人口
根据2017年末各主要城市统计年鉴来看,上海仍然是全国第一大城市,并且城镇化率已接近88%,城镇常住人口已超过2120万(2017年末全市域常住人口总数为2418.33万人),第二位的为北京市城镇人口为1877万,为全国第二大城市。此外广州、深圳、天津城镇人口也突破了1000万,因此目前这5座城市为全国真正的超大城市。重庆市由于是直辖市的原因,又有26个市辖区,城区常住人口应介于特大与超大之间吧!
2017年末成都市、武汉市、哈尔滨三省会城市市域内总人口也均突破了1000万人口。但就城区人口而言,成都与武汉距迈入超大城市行列已为期不远!哈尔滨(2017年末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9%,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约64%,2017年末辖9区、2县级市、7县,总面积为53000平方千米,人口1075万)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这个目标的!目前全国西南第一大城市应为成都(2017年末成都市域内常住人口突破1600万)或重庆、西北第一大城市为西安,东北第一大城市为沈阳,华中第一大城市为武汉,华东除上海外为苏州、南京及杭州,
华南双雄为广州与深圳,华北双雄为北京与天津。
不准,只是一个抽样数据。许多人有重复户口,又有许多人没有户口。若在户籍上没那么多利益和限制,那就准了。犹如清朝,明明五兄弟,报官登记的兄弟仅仅二个或三个,因为报多了,劳役和兵役摊派就多了,好处却没有。但是家谱里却一个不漏,甚至早世和幼殇的人。
楼盘网感谢邀请!
中国人口普查的数据统计方法还是比较有科学依据的,虽然不能统计到最真实的人口数据,但是相对来说还是非常有参考性的。
根据网络相关数据显示(见下图),目前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是上海!其总人口达到了2419.7万人,紧随其后的是北京人口达到了1879.6万人,排名第三的则是重庆1453万人。
人口普查数据是唯一能够准确地反映我国人口状况的统计资料。普查数据是“时点统计+ 抽样调查修正+ 综合分析”,形成全国规模,不同时间、不同类别、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民族等方面的普查统计数据。
如果按全国人口普查的方法是可以的,而且数据也比较准确,但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普查前要做大量工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以要好几年才普查一次。户籍人口是相对准确的,常住人口就误差比较大了。
感谢邀请,六千万资产虽说看上去很大,说回比较俗的话题——看是在哪个城市,如在北上广深,只能说是过的比较舒服,房子、车子配置中等偏上,一年日常消费两三百万,剩余资金做个理财,能把花销出来,另外如是这个资产量天天闲着也不可能,如有机会接触到更高圈层且有心的话,可能还要继续奋斗。无论在北上广深还是三四线城市,这个资产量可以说不上不下,要想活的好关键在自己对待社会的认识和处理态度。
感谢悟空邀请!全球范围内,各国各地区因发现阶段的不同地域文化的不同,对社会阶层如以财富划分的话,都是存在不同的标准的,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以我国十年前对中产阶层的财富定义标准推算的话,大致是这样的:6000万现金资产***定以偏低投资回报收益率计算年化4-7%收益折算的话.年稳定收入是240~420万,十年前中产定义为年收入12-80万的群体,现在如以收入翻两倍折算定义为现阶段中产阶级的话,你的年预期收入仍是明显大于这个标准的。所以你目前所处阶段是绝对的富豪阶层。
之前答了600万、1000万、1500万题,现在又来了6000万,水涨船高步步高,真是好兆头!看来最近我就要把这个系列的题都答满,也算是另类大满贯。纸上财富、嘴上财富,也是财富。光说不练的不一定是***把式,也可能是不需要动手的“祖师爷”。现在先别管我有多少钱,就让我继续享受祖师爷的待遇,来分析在中国有6000万资产的人是什么情况。
有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大陆中产家庭数量达3320万户,其中新中产1000万户以上。
在这些中产家庭里面,千万资产的“高净值家庭”有198万户,其中亿元资产“超高净值家庭”有13万户。按照比例推算,6000万资产的家庭大概是30-40万户,介于“高净值家庭”和“超高净值家庭”之间。
我们现在***设在高净值家庭和超高净值家庭里面,实际上主要由一名家庭成员赚钱(常规情况),另一名家庭成员的资产忽略不计,那么,就可以用上述数据来回答6000万资产个人的问题了。也就是说,根据上述报告数据,我国有6000万资产的个人大约也是三四十万。
根据胡润百富与中信银行2016年发布的《中国高净值人群出国需求与趋势***》,中国大陆总资产千万以上的富翁有134万,总资产亿万以上的富翁有8.9万。这个数据佐证了上述推测基本靠谱。
财富源自经济,所以,哪里经济发达,哪里的富翁就多。
从全球来看,2018年全球有75%的财富增长来自中国、欧洲和印度,得益于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高净值人数也迅猛增长,绝对数仅次于美国,中国家庭总财富超过50万亿。
从国内来看,高净值家庭集中在一线城市,以及一些沿海发达的城市。比如,北京一城独大,超过了广东省,看来不光是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大,不到北京不知道钱多同样没有错。上海作为老牌强市,位列第二,也在意料之中。香港虽然绝对数在第三,但因为香港面积小人口少,所以实际上是富豪最密集的地区,只不过这几年有点困难,估计缩水的富豪有不少。
这才是本问题的核心了。认真看,这或许就是能让你成为富豪的秘诀。
虽然天天听人说富二代、拆二代,但实际上,靠别人的赐予是很难成为社会顶尖富豪的。事实上,目前我国的富豪中,白手起家的富豪依然占了多数。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kcmrd.com/post/26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