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户籍居住 > 正文

北京户籍孩子人数,北京户籍孩子人数统计

  1. 怎么看待北京大龄剩女突破80w?目前现在还有3000w光棍,这些剩女真的能嫁出去吗?
  2. 外地户口的孩子在北京上完小学后回老家上初中,孩子的成绩会跟不上吗?这会对孩子造成较大的心理落差吗?
  3. 当下中国家庭存款有100万元的有多少?

怎么看待北京大龄剩女突破80w?目前现在还有3000w光棍,这些剩女真的能嫁出去吗?

原创:谢谢邀答。

俗话说得好,有剩男,没剩女,这句话是从古至今,人们从现实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看看现实生活中,不管什么样的女人,只要你想嫁,就有男人敢取。而男人就不成了,那些没什么条件的男人,取个老婆真是费劲啊!

北京户籍孩子人数,北京户籍孩子人数统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至于说北京大龄女生突破80万,这个数据看似很惊人,其实不然。北京大龄女青年,大部分不是真正的北京户籍,都是全国各地优秀的女生在北京工作生活的人。她们学历,有颜值,而且工作能力强。都是这样的女生。

北京大龄女青年的职业范围是,房地产类,业务攻关类,保险理财类,企业白领类和经商类。因为她们都是优秀的人才,她们的婚姻条件也是相当的高,不是她们被剩下了,而是她们在淘汰男生,优中选优,她们就象选商品一样,扒拉来,扒拉去,认真的挑选。

北京大龄女青年,虽然没有结婚,但是她们并不缺乏情侣,真正想单身的少之又少。很多女孩都是在优选中等待机会。从这个现象看,北京的优秀男生真是稀缺***啊![大笑][大笑][大笑]

北京户籍孩子人数,北京户籍孩子人数统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北京大龄女青年,只要能放下身段,务实的看待婚姻,就没有嫁不出去的。天下这么大,哪个城市都美好,嫁到哪里都有美好的人生。

世界那么大,男生那么多,女生永远剩不下,就看你嫁不嫁。

祝愿北京的大龄女生都能找到合意的郎君。

北京户籍孩子人数,北京户籍孩子人数统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个人观点,非喜勿喷哈。

首先表明我的个人立场,我不认为所有人都必须结婚,更不认为所谓的大龄剩女有错,我觉得是否结婚是个以个人意志为主,多项因素综合影响的问题,还是要适当理性地去看待。

个人估计,现在那些所谓的剩女里有相当一部分是主动选择不婚的,她们有的是有对象的,只是目前还没有选择结婚,也有的是单身的,也有打定主意不婚或者保持长期单身状态的,这是她们的自由,她们有权利选择她们自己的生活方式。

当然,里头估计也有不少是被迫成为剩女的,可能也有一些人迫切希望结束剩女的状态,她们剩下来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之前太过挑剔,可能是自己太优秀很难被异性吸引,或是自己条件太差有什么硬伤之类的,又或者只是没有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罢了,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她们不应该被打上剩女的标签,就被婚恋市场所歧视,不应该被要求降低要求,将就将就凑合凑合得了,她们拥有选择配偶选择幸福的权利,结婚不是配袜子,随便找两个款式颜色一样的就能凑一对儿,你也不能随便拉一对单身男女,基本条件还凑合就往一块撮合。

我认为,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尤其是女性经济独立性的提高,将来选择不婚的女性群体会越来越大,相应的,很多男性也会不再选择随便找个女生结婚传宗接代,我们应该接受这个现实,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少操心别人的生活。

剩者为王,剩下来也挺好,毕竟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嘛!很多剩女就是享受自由惯了,不愿做家务、不愿生孩子、不愿这个、不愿那个,然后男的都去找20多岁女的,谁还搭理30多岁的剩女,除非只***。

我觉得,现在大城市的大龄女青年之所以成为“剩女”就是她们太优秀了!她们决大部分都是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的女孩。经济都能独立,她们选择配偶的条件非常高!因为她们各方面就很优秀,也会要求对方条件必须要好!如果这80万大龄女青年都降低条件,我看都嫁的出去。问题时,婚姻能将就吗?如果遇不到对的人,她们宁愿单身。我周围的亲戚朋友就有大龄的女青年,一直单身!为什么呢?就因为条件太高了!80万的大龄女青年和3000万的光棍一点也不般配!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女人社会地位等同男人了!女强人,女经理等大有人在!如果她们还不降低条件,那就单着吧!单着心甘情愿行,就怕单着,心不甘!

剩女80万,还有光棍3000万,光棍是剩女的差不多4倍。从数字上看,嫁出去是没问题的。但问题是剩女大多数都是高学历的知识分子,光棍也大多数是高端知识分子吗?都是成功人士们吗?他们门当户对,谈得拢吗?昨天,看了一位五十岁的大叔,失偶了,专找女博士。结果见面了几个都没谈成,而且都是只是短暂接触。五十岁,而且专挑女博士,肯定条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贾府的焦大绝不会去爱林妹妹的。说明女博士绝不是随遇而安的。

有的剩女观念不同了,她们已经把自己嫁给学术研究了,基本上没有嫁人的打算。三千万光棍里肯定也有成功人士,但他们未必看得上四十岁以上,已经人老珠黄,错过绝佳生育期的女博士。

但话也不能说得那么绝对,中国人把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看得十分重要,有的成功人士,他不再乎女博士的容颜,而看重她的基因,希望后代发达,也有可能结合在一起。如果心无点墨,只会耍嘴皮子,游手好闲的男光棍,即使家庭条件好,女高知们也会宁缺勿滥,绝不会委身于他的。

肯定的80万剩女,3000万光棍中会有有情人终成眷属的。80万和3000万会减少的。但也肯定不可能80万一个不剩,3000万个个成家。3000万本身是80万的差不多4倍,光北京怎么消化?可不可以放低身段,找个小城市的,找个农村的女人又何尚不可?不能只在一棵树上吊死,我北京人非北京人不娶。那么你就要作好永远打光棍的准备了。

外地户口的孩子在北京上完小学后回老家上初中,孩子的成绩会跟不上吗?这会对孩子造成较大的心理落差吗?

分享一个真实案例,我有一个朋友,她全家在她小时候就在北京打拼,父女做生意曾经一度比较辉煌还买了房,但是没有户口,她是高中回去读的,还好,考了个一本,后来她弟弟也是高中回老家河北去上,因为父亲生意出了问题,只能卖房全家回去陪读,但她弟弟非常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直接有了心理问题,看了大夫,大夫就给开药,那种抗抑郁类药物他爸妈怕有副作用也没敢给吃,现在挺大一大小伙子就直接辍学在家待着,不知道该咋弄。这个例子虽然比较极端,也有他家庭条件变故的因素,但是这个男孩子不适应新的环境直接就几乎变成了废人,实在是不能让人对孩子的心理问题掉以轻心。回老家太晚除了学习上肯定有衔接不上的问题之外,孩子的心理健康也不能忽视。所以我的建议是,北漂的谈恋爱的最好想好结了婚去哪,有了孩子***如解决户口无望能早走就早走,你越舍不得走以后可能需要付出的代价更大!

说几个身边的例子吧。

有两个邻居的孩子,外地户口,在北京读完小学后就都回了老家。两个孩子都是女孩,听话乖巧的那种。小学阶段成绩都不错,两个都拿到了推优名额。(那还是前几年,海淀还有推优)

但两家家长为了孩子的将来考虑,决定回老家读中学。于是其中一家居家搬迁回老家,另一家是父母留守北京,孩子送回老家由外公外婆看管。

这里必须说明一下。这两家人回的都是大城市。一家是南京人,另一家是重庆人。

所以,相对于北京,这两个地方教育并没有落后。学校的硬件软件都很不错,加上俩孩子在小学都是学的比较好的,从老家的初中开始学习也并没有多少不适应。

现在,南京的那个已经重新考回了北京的大学,在人大念书;重庆那个也顺利通过了中考,升入了当地的一所重点高中。

当时,这俩孩子是千万个不愿意回老家,经常哭着问家长:为什么北京生北京长却不能继续在北京读书?但他们的家长也说,孩子在北京的时候,最不喜欢听同学说北京户口外地户口,觉得有歧视感。

回去后因为没有了户口所带来的区别感,而且生活的环境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反而学习状态和与同学的相处方式变得更好了。

还有个邻居,老家在河北的一个小县城。孩子在北京读完了小学后,划片进入了一个不怎么样的中学。考虑到学校不好,而且又是外地户口,她的家长决定把孩子送回老家。

回老家可以上当地最好的中学,只是两口子得在北京挣钱,孩子就送去了寄宿。孩子是个女孩,长得很漂亮,小学也很听话乖巧。

感谢邀请,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不见得跟不上吧,北京的小学教育也是不错的,关键还是需要父母的引导吧。

1、孩子上学确实是一个问题

在总高考制度没有改变的时候,孩子上学确实是 一个问题,因为户籍地不再北京,在北京估计也是只上完小学,然后就要考虑上初中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可避免,现在丈夫安心家庭风险太大,不同意你一个人带孩子回家读小学,但是你担心如果现在不回去读小学,孩子到初中之后会跟不上,心理会自卑,我不知道你老家在哪里,老家的功课紧张成什么样子。

2、北京上小学见识会比较多,对于孩子以后发展还是有好处的

北京的小学课业不是不紧张,只是很多时候社会的实践会比较多,相对其他地方北京的教育主要抓的不是成绩而是孩子综合的能力,但是不一定成绩就不好,因为学习是中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也好老师也好就是把孩子内心对于学习的情绪激发出来,如果小学孩子就学会了自己学习的能力,对于孩子以后的发展还是有好处的,让孩子多见见世面总是好的。

3、孩子转学的时候处理好孩子的情绪

孩子壮学的时候刚刚过去也许会不适应,转学之前就要给孩子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对于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前给孩子预演 ,让孩子明白为何要这样做,遇到不熟悉的老师同学,陌生的校园环境要如何处理,短暂的成绩落后如何追赶,其实这对于孩子来讲也是可以克服的,问题还没有发生自己不要先吓自己,选择都是有所舍弃的,看你更加看重哪一方面而已。

我来说说我邻居家的同类情况,邻居家小孩现在已经回老家读书了。我邻居家的孩子小学是在北京比较好的学校上的,到了初一下半年转回老家读书的,几年过去了,现在在老家读高二了。

小学阶段的学习更应注重的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课程本身不是太难。北京的小学更加注重素质教育,注重综合能力的发展,更加有利于这个年龄段年纪尚小的孩子的身心健康,这其中包含了许多无形中给孩子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既然事业和生活都在北京,为了家庭的安宁和幸福,也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建议小学阶段还是让孩子在北京上学。

但到了初中阶段,学校和学生都会有升学压力,平时的教学都会抓得很紧。邻居家小孩在北京读完了小学,学习一直也不错,到了初中,虽然学校的教学也抓得越来越紧,但考虑到将来还是要回老家参加高考,在初一下半年时转回老家读书了,明年将在老家迎接高考。

鉴于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从初中开始,教学质量就提升到了最重要的地位,由于北京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享有的高考优势,这一阶段开始,北京的素质教育已不适合不得不回老家参加激烈的高考竞争的孩子了。一般情况下的普通孩子,如果初高中还继续在北京上学,然后再参加老家的高考,跟当地上学的孩子比会明显劣势。建议小学一[_a***_],初一开始就回老家上学,在暑***先让孩子稍稍轻松一下玩玩,然后最好参加老家那边的暑期学习班,让孩子在***期就开始适应老家那边的学习环境。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适应能力强,这样更有利于孩子能更快更顺利地完成这两地的衔接,利用***期就适应好了新的环境。

我的建议仅供参考,欢迎大家补充,交流分享。


你的考虑是对的

说说我的经历

我们孩子是在上初二的下学期收到老师的通知,让决定是在北京继续上学,还是回老家上学,在北京继续上学就不能考普通高中。

孩子的情绪很低落,我说了三个方案,是和很多同事一样去河北上学并考试,或者去天津上学,或者回老家,孩子说不用考虑,我回老家上学,一天也不想在北京待了,一周之内就把手续办完回家上学去了。

从此以后,孩子对北京的印象一直不好,后来考大学的时候也不报北京的学校。

孩子回家后,老家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深度不一样,在北京的时候一直是年级前三名的成绩,在老家的学校就是中等。

后来慢慢自己赶上来了。

当下中国家庭存款有100万元的有多少?

首先,存款100万元这种提法其实没有什么意义

现在银行利息这么低,很少有人把所有的可投资资产都存成存款,要么买理财、要么买基金、要么买股票,或者买国债之类的,再不济也会放到各种宝宝等货币基金里去的,但是这些可都不是统计在存款里面的额,这才是家庭理财的常态,也就是说,可能有一个人,或许他没什么存款,但却有可能有数百万的存款。所以,如果把问题变成拥有超过100万可投资资产(流动资的家庭有多少,才更有讨论的价值。

其次,中国拥有100万可投资资产的家庭有多少?

到目前为止,其实并没有权威、公开的统计数据,大家其实都是猜测和估算而已。有以下几个渠道可以提供一些信息

1、存款保险条例出台之前,央行曾经给过一个数据,那就是2013年底,有0.37%的账户是50万以上的存款,现在6年多过去了,那些人的账户哪怕是什么都不做,只买理财的话,也基本接近百万了。何况这六年来大家的收入都在快速增长,所以保守说,100万以上的账户比例也在0.37%以上,粗略算一下,大概在518万左右。但是当时的数据是不包括股票、基金等账户的,所以保守估计是600-800万人左右。

2、根据央行公布的住户存款数据看,中国人平均存款接近6万元,也就是户均20万元左右,但之前央行的资产调查数据显示,前20%的家庭拥有的63%的财富,这么算下来,拥有100万可投资资产的家庭更多,大概是800-1000万。

3、根据北京市的调查数据,大概80个人中就有1个净资产是一千万以上的人,那么就算他90%资产在房子上,拥有的可投资资产也在百万以上,这样算的话,只是北京市至少就是27万人以上的,但实际上这个数据仍然有可能是偏低的。

4、根据上市银行的财报披露,2019年年底,中国拥有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以上的人大概是220万,但这是1000万,门槛降低到100万的话,据专业人士估算,人数大该是3-5倍,也就是660万-1100万之间。

综上所述,中国可投资资产在100万(或者说存款)以上的人(家庭)基本上是800万以上。

欢迎关注和点赞,一起交流投资和理财经验。

有100万存款的家庭应该不多。原因是很多人都不存款。

1.有钱的人会做资产的配置,不会仅仅把钱放在银行里面产生利息

对于有钱的人来 说,配置资产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2018胡润财富报告》,大陆地区超过千万的“高净值家庭”数量有161万,按照金融资产的比例11.8%来计算,那么这部分家庭,其所拥有的金融资产是可能有100万的。但是,在金融资产中,现金只占到其中的一部分。因此,真正能够拿的出100万现金的家庭,可能是小于这个数字的。

2.有些人虽然收入高,但能够存银行的钱不多

根据《中国工薪阶层信贷发展报告》,中国工薪家庭年收入大概是在15.4万,那么按照这个家庭年收入,貌似要存个100万也不是难事。但是,如果将收入减除日常的开支,再减去各种房贷、车贷,也许能够存起来的还真不多。

根据《2018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中国前1/5有钱的家庭,平均资产总规模为454.5万元,家庭总资产配置中,房产占比高达77.7%。金融资产配置仅占11.8%。

此外,剩下的一些存银行的人群,可能就是老年人了。要说老年人,有多少能够存出100万呢。

但是,貌似有些人经常听到身边有百万富翁的情况,实际上,这可能是因为高净值人群分布的地区性因素,根据报告显示,这些“富翁”在地域上比较集中,有可能某些地区身边经常有朋友货币资产过百万也不足为奇,而在另一些城市中,可能方圆百里也难以找到一个有100万现金的人。

所以,虽然收入一直在增长,但真正存款过百万的也许并不多。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