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户籍居住 > 正文

北京户籍外地购房,北京户籍外地购房政策

  1. 外地户口,想在北京买房,但是没有足年缴够社保,有别的办法吗?望支招?
  2. 在北京工作安家的公务员、事业人员光靠工资能在北京买起房吗?

外地户口,想在北京买房,但是没有足年缴够社保,有别的办法吗?望支招?

哈哈,这问题问的!

有钱买房子,想落户?找一个北京土著,然后就可以了!只是,代价就是是三年不能离婚,然后房子属于婚后财产。

公司,交够税收了,通过另一个渠道,获得北京户口,只是这种渠道获得户口不一定是城六区的。

北京户籍外地购房,北京户籍外地购房政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目前来看,没有其他办法!

目前来说至少有6种三种办法可以实现,但各有利弊。

1:去郊区找个单身丧偶都异性领证,房本下来后再离婚,但是新规定是至少北京方要有百分之1的份额,三年后才能去掉,市场价5万左右,有一定风险,最保险的方式就是找个郊区山里的读书不多的。

北京户籍外地购房,北京户籍外地购房政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找专业这方面中介,补五年社保,市场价15左右。

3:找中介办理北京居住证,价钱根据你的学历,从4万到20万不等,三个月出证。

4:建委系统强点审核现在敢这么做的少了,个别区域有胆子大的敢做,市场价10万左右。风险是万一以后给你点过的人出事,你得补税,罚款,至少50万+,不建议。

北京户籍外地购房,北京户籍外地购房政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5:注册个壳公司,可以随便买,麻烦是得养公司。成本是每年要交至少几千税,租个注册地址最少也得1万多,房产也得缴税,约市值的百分之1左右,还有最大的问题是房子不能长期持有,三年以内一般问题不大,如果超过五年八年,过户指导价大规模调整,基本上房子,缴税就得缴死不可,我举个例子,西三环学区房十年前开盘价1万,现在的过户价6万吨,按100请算,差额缴税大学在200万左右,这种适合短期持有,再转个人。或者以公司破产注销方式转移给股东,法人,就能避开这些税,成本50万左右,另外,公司名下房子卖个人在北京需要满三年。

6:外地***以物抵债执行过户,跟卖房谈好,写个欠条,然后找个外地***,法官,有个以物抵债的执行流程,拿执行过户,成本是契税+***费用20万左右。

我最推荐最后一种

在北京工作安家的公务员、事业人员光靠工资能在北京买起房吗?

作为一名转业到北京行政机关的公务员,我可以非常明确的告诉您:买不起!但是一般都有办法解决住房问题。下面结合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我转业的时候是2019年,副营级军官,当时刚涨完工资,每个月的收入将近1万元,年底没有任何奖金。转业到了北京市行政机关,是行政编公务员,***主任科员(副科级),每个月工资加上年底绩效奖金等,平均下来每个月1万多,住房公积金是每个月4千多点。

这还是行政编公务员的收入,如果是全额事业编,通常收入都会更低一些,当然也有自收自支或者差额事业单位,工资会更高,能达到将近2万一个月,但毕竟是少数。

众所周知,北京的房价是非常高的,好的地段、好的小区,特别是学区房,十几万、二十几万甚至三四十万一平米都是很正常的。咱们就说普通老百姓买得起的五环外的房子,通常也是要三万四万起步的;就算是买五环往里一点点的老破小,那也是五万六万起步的,四环以里的海淀朝阳区的房子,卖到7万8万一平也是很正常的价。

所以说,从目前来看,北京市体制内的收入与房价是完全不匹配的。对于我自己和身边的同事来说,每个月的收入和公积金加起来勉强能还个贷款,但重点是根本付不起买房的首付。以我们单位边上的一个老旧小区为例,二手房每平米是6万起步,如果买个60平米的小两居,买首套房的首付款就要一百多万,靠自己这点工资,年轻的时候根本就存不到付首付的钱。

1.单位配租。这是目前北京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解决干部职工住房问题的主要途径,包括中央机关单位,对于新入职和处级以下的年轻干部,主要***取配租公租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方式,来解决正式职工的住房问题。这种住房没有产权,位置都比较偏远,主要集中在五环外甚至六环外,不过很多单位会发通勤班车。像现在搬到通州城市中心,已经分配了一批公寓,下一步还在建设中。我和老公是双军人,结婚后在我老公的单位分配到了一套公寓房,每个月缴纳一定的租金就可以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