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道营胡同如果你厌倦了南锣的熙熙攘攘,人声鼎沸,那么五道营胡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现在的五道营就像曾经的南锣,没有那么喧嚣,更像一条胡同该有的样子。这里有端着搪瓷碗买豆浆、豆腐脑的大爷大妈,也有拿着相机拍照的文艺青年,甚至还有蹬着自行车的老外……五道营胡同并非是这个名字,在明朝的时候叫武德卫营。营是一种军事单位,驻军之地一般也称为营。卫是明代的军事单位,五千六百人为一卫。后来清军入关,不知道是耳朵不好还是嘴瓢了,这武德卫营就被传成了五道营。五道营的精髓在于胡同的市井与文艺清新的融合,又临近雍和宫和国子监,这里不失为周末散心的好去处。这里可以找到你想象中的那个咖啡厅、茶馆、酒吧、书院。吃的也从西餐到麻辣烫,这些看似不挨边的融合,在这里却异常融洽。交通指南:来这里可以乘坐地铁2号线,在安定门站或雍和宫站下车;乘坐地铁5号线在雍和宫站下车。2:烟袋斜街说到北京就不得不提这条烟袋斜街,它曾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是北京最古老的一条商业街。烟袋斜街的名称来源,有一种说法是在清朝时主要经营烟具。还有一种说法烟袋斜街本身就宛如一只烟袋。细长的街道好似烟袋杆儿,东头入口像烟袋嘴儿,西头入口折向南边,通往银锭桥,看上去活象烟袋锅儿。烟袋斜街临近鼓楼、南锣鼓巷、后海,择一个朗润的日子,沿着街漫步,找寻那向往的京味。交通指南:可以乘坐5、60、107、124、635路公交车鼓楼站下车步行202米即到;乘坐地铁六号线南锣鼓巷站下或北海北站下。3:东交民巷提到东交民巷,想到的就是曾经的使馆区,还有半部近代史。直到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入城仪式经过东交民巷,才洗刷了50年来中国武装人员不得进入东交民巷的耻辱。东交民巷本来叫东江米巷,是北京最长的胡同。自《辛丑条约》签订,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后,东交民巷形成了全新的欧式街区。东交民巷形成于1901年至1912年,是一个集使馆、教堂、银行、官邸、俱乐部为一体的欧式风格街区。现存建筑有法国使馆、奥匈使馆、比利时使馆、日本公使馆和使馆、意大利使馆、英国使馆、正金银行、花旗银行、东方汇理银行、俄华银行和国际俱乐部及法国兵营等。交通指南:来东交民巷可以乘坐41路,60路,到正义路南口下车步行79米;或乘坐59路,723路,729路,8路,9路,特11路,到正义路 下车步行186米。4:***银杏大道银杏黄了,北京又变回了北平。又变回了老舍先生笔下,那个魂牵梦绕的北平。***银杏林位于西城区三里河路***国宾馆东墙外,现在已成为北京观赏银杏的一个地标,是京城人赏秋,思秋,怀秋,恋秋玩耍的好去处。踩着沙沙作响的叶子,看着这浓浓的秋意。北平的秋天就是这么美!交通指南:来这里可以乘坐公交114路、717路、特5路,在***站下车即到;推荐乘坐地铁1号线在木樨地站下车,步行距离较短。5:阜景文化街阜景历史文化街西起阜成门,东至景山西街,全长3.8公里,其中规划区西至阜内大街,东至西四十字路口,南至羊肉胡同,北至西四北二条,面积约0.7平方公里,院落2319个。可能诸位还是有点陌生,提到这里拥有历代帝王庙、白塔寺、广济寺、鲁迅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等重要文物***,可能大家就清楚了。自元朝起至今,阜景文化街被称为西城“文脉”。老舍先生曾把这条街誉为“世界上最美的一条街”。“一街看尽七百年”,这里真的更有韵味。交通指南:到达这里,可以乘坐3路,7路,13路公交路线,白塔寺站下车。
说起北京的古都文化,恐怕不得不提的就是胡同文化或者四合院文化,北京的特点之一就是胡同多,所以来北京游玩的话,除了游故宫,登长城,还有一个重要的项目就是逛胡同。胡同两个字其实是蒙古语的音译,是从1267年沿袭下来的叫法,距今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胡同作为历史悠久的产物自然代表着北京的历史风貌。
说起北京必逛的胡同,很多人首推的都是南锣鼓巷,作为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因为中间高,两边低,像极了一个驼背的人,所以名曰罗锅巷,清朝乾隆时期改为南锣鼓巷。作为最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之一,随着商业街的开发渐渐成了网红胡同,不管什么时候去都是人头攒动。相比这条人气超旺的胡同,其实更喜欢后起之秀五道营胡同。虽然离着南锣鼓巷不远,却是人流相对较少而且也安静的多,少了那边的喧嚣浮躁,独有一份闹中取静的惬意感。
即便是清明小长***期间,这里的游人比平日多了好几倍,依旧比南锣鼓巷人少多了,起码可以大步的走起来,不用因为拥挤的人群而走走停停。当初打造五道营胡同估计就是想***南锣鼓巷的辉煌,但是它一直不温不火,这也不错,和南锣鼓巷一动一静,相得益彰。
五道营胡同的东口在雍和宫附近,大名鼎鼎的高端素食京兆尹就在东口一进口的地方,灰色砖墙的黑色大字分外鲜明,衬着街边粉色的桃花,颇有一番古香古色的感觉,和餐厅本身的格调真的很搭。
整条胡同全长632米,宽6米,胡同两边都是极具文艺范儿的小店铺,咖啡馆,酒吧以及餐厅,没有南锣鼓巷商业氛围那么重。这些小店都是用带有岁月痕迹的砖墙和瓦片的一间间小房子改装而成的,怀旧的气息交织着时尚的元素,让这里成为年轻人非常喜欢的胡同之一。
阆中古城有许多值得一去的景点,以下是部分推荐:
- 中天楼:又名四牌楼,为三层明清风格木楼,底层四通,楼高25米,宏伟壮丽。古城的街道便以它为轴心呈“天心十道”向四面八方次第展开,是观赏远山近水的最佳去处。
- 华光楼:被誉为“阆苑第一楼”,站在华光楼北边,可以俯瞰到保存完好的丹青城郭;在南边,可以看到“嘉陵第一江山”的锦屏山风景区以及碧玉般的嘉陵江。
- 索道观景台:嘉陵江畔,徐徐江风,在朗月银辉与霓光十色交相辉映中,观锦屏山变幻迷人的夜景美韵。
- 状元牌坊:高高耸立的状元牌坊,是为纪念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出过状元而建的,如今已是阆中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徜徉其中,感受科举文化的魅力。
我觉得吧,刚刚结束纷争,好不容易大一统的王朝都难长久。
秦王扫***,国只传二代,隋统一中原,也仅传二代。而此后的汉、唐,都国祚绵延。
什么原因造成这个局面呢?私以为刚刚结束纷争的王朝,往往明面统一了,但内部很不稳固,刚从纷争中走过来的群雄,都经历了刀兵战火,壮心犹存。而此时的君主就成为了众矢之的,一有缝隙,群雄并起,江山重新洗牌。
经过这一轮洗牌后,一般各方势力利益重新得到分配,形成稳固平衡,局势较为平静了。
曹魏***也是如此,三国鼎立之势结束后,朝局并未牢固抓在曹氏之手,经曹叡勉力维持后,终难免江山易主。
我是钱多多读文史,非正经论史,有异见欢迎交流。
这事,往大了说,是士族的崛起,抢夺了皇族的***;往小了说 ,就是曹家的后代一代不如一代,而且还子孙单薄。
曹丕是怎么当上皇帝的?除了逼汉献帝的禅让,肯定要得到当时的满朝文武和世家大族的支持,于是双方在默契的妥协下,曹丕认了九品中正制,换取满朝文武和世家大族的支持称帝。
九品中正制其实只是一个人才选拔制度,而这个人才选拔制度的标准就是出身,只有出身好才能当大官,这样满朝文武和大大小小的地方官员,全是出身士族的人,或者全是士族的门生故吏,这些人就结成大大小小的士族团体,这个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士族的经济利益和世代为官的政治利益,但是这个“九品中正制”是一把双刃剑,在保证曹丕即位的同时,慢慢的蚕食大魏的***。
众所周知,士族世代为官后,为了保证自已的利益,不同的士族之间又相互勾结,相互推荐,结成一个庞大的士族集团,这个集团的首要任务是保住自已的利益,因而与国家和皇帝的利益不断的产生冲突,在决定国家政策时,这些士族出身的官员,难免会牺牲国家利益而优先保证自已的利益。
这样一来,皇权就衰弱了。如果皇帝能力强,能够强力控制朝政和摆平百官,那么皇权还能延续,如曹丕、曹睿二代君主;一旦皇帝能力平庸,或者年纪尚小,如曹芳,不能理政的时候,***就会旁落,如果***落到别有用心的人手中,如司马懿,那么大魏的江山就会不保。
到了以司马懿为代表的士族集团与以曹爽为代表的皇族集团争权时,满朝文武官员都站在了司马懿的身后,而对抗曹爽,曹爽失败,皇族衰弱,自此没落。
这也就是曹丕、曹睿二代君主之后,***就开始衰弱的根本原因。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kcmrd.com/post/18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