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餐饮美食 > 正文

北京朝阳门美食插画,北京朝阳门美食插画图片

  1. 慈禧当年和光绪皇帝西逃的时候,他们大概带了多少人?一路上都吃什么,住在哪里?
  2. “八里桥之战”清军究竟输在哪里?两军伤亡怎么样?

慈禧当年和光绪皇帝西逃的时候他们大概带了多少人?一路上都吃什么,住在哪里?

1900年,发生了一个大***。这年八国联军进了北京,包围了紫禁城,史称“庚子之变”。城外联军打出的流弹,甚至落到了慈禧所住寝宫屋顶之上。这可吓坏了慈禧,以及伺候慈禧的李莲英等人。

李莲英等人建议慈禧出京暂避风头。慈禧考虑再三之后,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决定西逃,并美其名曰“西巡”。史书上给这次慈禧西逃,起了一个更加文艺范的名字,名曰“庚子西狩”。

慈禧这次西逃,挟持了光绪、隆裕皇后、瑾妃同行。原本,慈禧还想带上珍妃,但珍妃却恳请慈禧让她和光绪留守京城。珍妃的这个请求强烈***了慈禧敏感的神经,她最怕的就是被人夺权,她认为珍妃这是想和光绪一起,勾结八国联军,逼迫自己退位让权。于是,慈禧毫不犹豫的让人将珍妃投入了井中。

北京朝阳门美食插画,北京朝阳门美食插画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处死珍妃后的第二天凌晨,慈禧、光绪、隆裕等人,都换上了普通百姓的装扮。慈禧甚至还让人帮她剪去了留了数年的指甲,以免被联军士兵盘查时,露出破绽。

随同慈禧一同西逃的人,还有数名宗室阿哥,以及载漪、奕劻、刚毅等十余位宗室王公大臣。直隶提督马玉昆则率1000余名护军,及神机营、虎神营的部分官兵护驾,一起西行。

因为出逃的仓促,出逃的一行人,连御用服饰、食物、用品,都未备齐,只是带了很少的银两。慈禧等人原本认为,从京城到南口、居庸关这一路上,应该非常繁华,商旅客栈很多,只要带了银两,就不愁没地方住,没东西吃。结果,却让他们大失所望。

北京朝阳门美食插画,北京朝阳门美食插画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慈禧出行的前几天,因为战乱,沿路的人早已逃散。屋舍驿站中的物品,也早就被清军,以及义和团的败兵残卒给抢光了。慈禧不但没有换洗的衣物,夜里也只能睡在连被褥都没有的土炕上。原本锦衣玉食,每餐要吃100多道菜,日耗白银4万两的慈禧,这时候连饭都要吃不上了。

我们经常说有钱能使鬼推磨,现在的慈禧,却是有钱没地方用,一两银子都没办法换回来一口吃的。出行第一天的中午,在承诺给大笔银子的情况下,才跟一个留守大车店的伙计,换来了地里的一些豇豆角,以及青老玉米,一起煮了汤当午饭。

慈禧,这时候还端着呢。光绪都喝了一碗,慈禧却不愿吃一口。慈禧是一直饿到了原本是宫内午睡后,加餐的时间点,才勉强吃了一些玉米粒。

北京朝阳门美食插画,北京朝阳门美食插画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后来,还是沿途村庄的一些大户,知道了是慈禧和光绪路过,才奉献了一些馒头、小米、咸菜之类的吃食,让慈禧的生活有所改善。

1900年8月15日凌晨,八国联军即将攻占北京东华门。慈禧太后不得不带着光绪皇帝,一路向西,途径河北山西两省直到西安,这是一条非常近的路线

一开始,事出仓促,两宫的行踪是比较保密的,为了安全考虑,暂时并没有下旨各地方接待。慈禧太后多人改头换面,化妆为民妇等形象,出了紫禁城。

大概到了西华门外找了一辆骡子车。到了西直门一带,碰到了马玉昆残部,加上一些神机营的其他兵将,大概是2000多人一起上路。

一行人最先到达了离京城70里外的昌平贯市,住在一个比较破败的寺院里,粗茶淡饭。之后,又到了当时直隶省今天河北的怀来县。虽然是夏季,但是夜间的天气还是很阴冷的,颇有几分饥寒交迫之感。根据岑春煊的回忆:

可以想见,当时的交通不便,行走慌忙,并没有携带多少粮食和清水。清末的怀来县不像现在,可以找旅馆酒店住,找餐厅吃饭。而是两眼一抹黑,啥也没有,没有办法之下只能勉强在鸡鸣驿站里过夜住宿

原本地方官员没有收到两宫出京的消息,然而不久之后,怀来县知县通过驿站管事的吴永得知了这个消息,名不见经传的他感觉到机会来了,立刻带领一众衙役,慌忙到驿站接驾。此时,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威严,君臣之间对视苦笑了一番。

不过,吴永考虑确实还不周全,也是因为来见驾心里急切。一众人等来不及准备,只拿着一些简单的食品。过了一小会,杀了一头猪,给慈禧和光绪奉上了小米粥、玉米面、窝窝头等家常吃食和炒菜,尽了自己作为臣子的孝心。

要是平日在宫里,对于养尊处优的大清帝王与西宫太后而言,这些当然是粗糙不看难以下咽的。但是,此时原本尊贵的慈禧和光绪,基本上已经筋疲力尽,有吃的就可以了。这简直是久旱逢甘霖啊,慈禧吃完之后非常高兴,夸赞吴永非常忠心,在变乱中尚能有心迎驾,心生几分感激之情。

吴永从这个时候开始,就跟着两宫銮驾,负责膳食工作,担任行途中的粮台会办,直到西安。实际上,慈禧带着一帮残兵,在到太原之前,为了吃饭,兵士沿途不免烧杀抢掠,百姓深受其害。

路途遥远,行程颠簸,两宫到了山西太原之后,逐步安稳了脚跟,要求地方按照超准供应,基本上是每天200两,生活饮食才有了保障。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次日清晨慈禧携光绪等人便装乘坐马车,仓惶逃离紫禁城,开始了一年零四个月的逃亡生活。从北京西逃至西安共历时47天,西逃的前半程是风餐露宿,后半程则是锦衣玉食。

慈禧西逃也叫“两宫西狩”,由于出逃比较仓惶,慈禧只带领了光绪、隆裕、瑾妃和大阿哥等人。在马玉昆率领的一千名神机营官兵的保护下出逃,还有一支私人武装用来代替御林军,就是京城赫赫有名的李家镖局。

刚开始的西逃路上,到处都是溃散的官兵和逃命的老百姓,慈禧和光绪一行基本上没人接应。由于走的匆忙,所有的被服和食物都没有来得及准备。慈禧只能睡在没有被褥的土炕上,衣服也没得换,更谈不上饱餐了。

出宫的第一顿饭就是蹲在玉米地里吃的豇豆和玉米杆,由于沿途水井都被浮尸污染,慈禧只能咀嚼高粱秸秆来解渴。三天后,慈禧等人到达延庆县康庄镇榆林堡,街道是空无一人,但可喜的是怀来知县吴永前来接驾。

由于溃兵的劫掠,吴永仅能准备一锅小米绿豆粥,让饥肠辘辘的慈禧连说:“甚好,甚好,可速进,患难之中得此足矣”。到了怀来县城,慈禧的情况有所好转,迎来了出逃后的首次开荤,三天后慈禧继续启程西行。

慈禧特批吴永随驾同行,负责办理前路粮台。8月21日,慈禧一行到达宣化,吴永被提拔为直隶候补知府,换顶戴并准予专折奏事。八国联军的枪炮声听不见了,稍有安心的慈禧便命庆亲王回京与李鸿章交涉议和。

九天后,慈禧一行进驻大同府,在此停留了四天。生活水平大为改善,这让习惯了奢侈生活的慈禧深感欣慰。各地护驾的人马也纷纷赶到,朝廷的官员也接踵而至。9月7日,慈禧在原平镇下令剿灭义和团平列强怨恨。

“八里桥之战”清军究竟输在哪里?两军伤亡怎么样?

八里桥之战输在武器装备不对等。

英法联军用火枪火炮对付清军的大刀长矛。也就是用先进的热兵器对付原始的冷兵器,清军岂有不败之理。

中国人发明了火药,但没有用于强军。

善良的中国古人把火药用于了制作渲染欢乐喜庆的烟花爆竹。虽然在明朝也组建了使用火统、鸟统的军队,还组建了神机营(独立火炮部队),但主要用于装饰门面、营造声势状军威。

清朝眼光更狭隘,满人的意识里;他们的快速骑兵、马刀弓箭更好使,打仗更管用。即使清朝购买了西洋先进的红衣大炮,在攻坚摧城发挥了威力,满人也认为这是笨重的东西,不适合他们快速流动作战的传统习性,只能偶尔用一用。于是,清军仍然配备冷兵器,比明朝军队更落后。

英法用科技强军,军队已全部配置了火枪火炮,并训练了远程用火炮轰,近程用火枪齐射的战法。

八里桥之战,当人多势众、英勇无畏的清八旗骑兵发起密集冲锋时,他们的速度没有敌人的炮弹、***快,他们的兵器为够不着敌人身体,他们成为了英法联***枪火炮射击的靶子,遭到了肆意***。

八里桥之战,3万清兵对阵8000英法兵;清军伤亡1200人;英军死2人,伤29人(其中包括印度兵1死18伤);法军死3人,伤18人。双方伤亡23:1。

精神意志抵不过钢铁,落后了就要挨打。

“八里桥之战”后,西方列强相继加入欺负清朝行列。他们只要在中国海岸架设几门大炮,就会让清朝统治者屈服。

历史教训告诉了国人;打仗不能无限夸大人的精神意志作用。

打仗就是拼武器装备、拼火力要不受外敌欺负,武器装备决不能落后,更不能允许有代差

无独有偶,历史也教训了后来的英法联军
一战英法联军对德国作战,都使用火枪火炮。但德国步兵率先掌握和使用了可连续发射***的马克沁重机枪,对英法联军使用的单发火枪形成了代差优势。
在著名的法国索姆河战役,德军在一日之内,用马克沁重机枪***了5万英勇冲锋的英国军人。
这款在当时最先进的步兵武器,被人称为了“寡妇制造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