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的好,说实话,我虽然没有统计数字,但现在北京城里的北京人还真不多了。在北京摩登时尚的高楼大厦里工作的几乎没有什么真正北京人。更别提大的***机关、部门,包括很多北京市***的机关单位。即使是在基层里,外地人也占了很大比重。
现在,在北京的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中,也很少有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街头上的老北京传统小吃、工艺等等,很多都是外地人在经营,基本没有什么北京味道了。
现存的老北京人,大部分在一些建的比较早的居民楼、拆迁楼或胡同里的大杂院里。北京越来越不像北京人的北京了,看来这种趋势还在继续。我想,今后继承发扬老北京文化和优良传统的重任就落在“新北京人”的身上了。外地人在北京住久了,也就成了北京人了。哈哈……
这问题问的真有意思。 什么叫真正的北京人?
从什么朝代界定呢,风萧萧兮易水寒时候的燕国开始算,还是宋辽时期,或者元明清? ***、满人、***,谁算是北京人,谁又不算是? 从山西洪洞县人口大迁徙过来的算不算真正的北京人? 清朝时候从山东过来扎根北京开饭馆做买卖的商贾算不算北京人?(说起这个,所谓真正的北京菜又是什么?恐怕大部分都是鲁菜,清真菜吧)
先来的住民认为后来的不是真正本地人,而后来的住够了年头之后,又认为再后来的不是本地人…… 其实中国的传统一向是主张在夷为夷,在夏为夏的。
如果非要说真正的北京人,那恐怕房山周口店的应该算是没问题吧(笑谈,轻喷🤗)
北京人现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成为了***户,因为各种改造,各种扩建,这些人搬到了5环,甚至6环以外。当然,崇文和宣武也没了。
还有一部分北京土著,暂时留在了北京的老城区,但老城区的胡同没了。
先把你说的“真正的北京人”给定义了,再来提问。要我定义,只要户口本是北京市中心城区即主城区也叫城六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就是北京人。
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甚至他们的祖辈都是北京人的人越来越少了。现在更多的是新北京人。北京城的建设就可以看出来。过去北京城是四九城的范围后来城八区(现在的城六区),其他地方远郊区。再到今天北京大力发展城六区边缘和远郊区,四九城内和附近建设越来越少。有些人说城里***不起建设费用太高...,其实我个人的看法就是特别像是不是还有真正的北京人一样。真正的北京城都因为时代而改变了,那么真正的北京人是不是定义也会发生变化。
2020年北京户籍人口出生数是100368人,2019年是132634人,2018年是140921,2017年是171305,从2017年之后是连年下跌。联想到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马上就要发布,北京的人口变化给我们提了一个醒:人口危机来了。
老龄化社会来了,养老成为大问题,养老金成为社会热点,储蓄额很难保持高位增长。教育层面上,新入学学生数量将下降,学校面临着数量缩减,新增的教师岗位将越来越少。你准备好迎接变化了吗?
北京郊区户口就是农业户口,北京城市里的户口就叫非农业户口,过去都是这样分的,现在户籍改革了,都叫做居民户口,所以说就不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了,户口只是一个一户人家的,一个基本信息太没有太多的作用,现代人出行只要带上一个身份证,再生一个不手机什么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kcmrd.com/post/15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