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户籍居住 > 正文

北京户籍考复旦,北京户籍考复旦要多少分

  1. 孩子是深圳户籍,在外省学籍参加高考,如何才能上深圳的大学?
  2. 上海考生考复旦、交大、同济、华师容易吗?
  3. 为什么有些上海或上海圈的人,宁愿选择复旦交大也不愿意跑到北京读清北呢?
  4. 北京集体户口,孩子能在北京高考吗?

孩子深圳户籍,在外省学籍参加高考,如何才能上深圳的大学

高考跟户籍地没关系呀!

在外省高考的话,比如在山东考,就看深圳的各所大学在山东省的招录分数线。高考成绩出来后,根据往年分数判断,如果比较有把握,就报考深圳的大学就可以了。

另外,从竞争压力上来看,深圳户籍去东三省,西北几个省,西南几个省,参加高考,比较占便宜,去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参加高考,就不如在深圳高考了。

北京户籍考复旦,北京户籍考复旦要多少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目前深圳的知名大学有: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都是不容易考的,录取分数比较高。


这要等你儿子高考分数

出来了才能报志愿,第一批一般是(高材生)国防或军校录取,第二批一般是重点名牌(北京、人民、复旦清华等)大学录取,接下来就招收本科生(一本)录取,一本招完收(二本)录取,再往后招收大专院校生和职业术学院学生

北京户籍考复旦,北京户籍考复旦要多少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关键是看你儿子的高考分数,然后根据各学院的录取分数段和招收人数进行网上填写报名,报名栏有第一志愿,第二志愿让你选择,具体到时可以网上查询

上海考生考复旦、交大、同济、华师容易吗?

看到这个问题很想说一说。题目再说的明白一点就是上海人考大学容易吗?但卷子不一样,考纲范围不一样怎么比较?我看过一篇文章其实很说明问题了,那篇文章本来讲的是上海教改的问题,但带出来另外一个信息西安交大每年都要进行新生入学测试,结果每年都是上海生源第一名,只有一年是第二,后来教改后毕业的学生第一年结果是第9名,第二年第16名,结论:教改失败。

这里面可以看出两个问题,第一:如果上海考大学容易,那么意味着生源质量不行,可又为什么西安交大的新生质量每年都是第一呢?这不是矛盾吗?原因是教育环境和水平的差异,有些教育大省 ,985 ,一本的录取率低,但要看这个低是在什么基础上的低?那些大省教育***内部极度不平衡,农村的和城市比,小城市和省会比,差异很大,所谓的录取率低是有很多教育落后的地区的生源做了牺牲,做了炮灰,成了那个录取率的分母。换句话说就是每100个考生里面你的前10名可能没有我的前50名的厉害。

北京户籍考复旦,北京户籍考复旦要多少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问题的第二是如果上海的教育质量那么好,为什么教改后的生源质量下降的那么厉害。这也侧面的说明了,教育质量是和教育方法,教育环境,以及评价体系息息相关的。即使上海有好的教育基础,最后也会被毁了。上海今年的春考英语题拿的是2012年的全国英语研究生入学考试题。当上海把英语提到前所未有的的高度时,此消彼长,物理数学自然就差了,这就是上海生源在教改后快速下降的原因。

我看到头条里有人说,我当年做上海的试卷怎么怎么牛,上海的卷子怎么怎么简单。因为他知道,他说的这些话,别人无法考证和追溯,可以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但我想告诉你的是,你是牛人,到哪都牛,你是个LOSER,到哪都是LOSER,你在你当地考不进清北,C9,你到上海一样考不进。我身边无数的例子证明了我这一点。

客观地说,对于上海本地孩子来说,觉得很难。但是,就全国对比来看,实在是太容易了。

我是96年高考的,从辽宁考的,我印象中是10万考生。考虑到那时的初升高的升学率,毛估估,我们那届至少有30万人。招生是多少呢,我印象中,上海交大是56个(😄,这个肯定对的,我就考的这个),复旦我印象中是61个。北大,清华招的多点,印象中100多一点。这样,你杂七杂八都算,包括北京协和,南大,浙大,等等,估计,你至少要考全省前1000名(30万人中的前1000名),才有可能考进去。我们当年做上海的高考模拟题,数理化三科不考个440分以上就算失败(实在是简单啊),不过,上海卷英文是挺难的。

女儿现在高中,当然,在上海。还是市重点。平时的考试成绩,我真的看不上,简单的题犯小错误没做对,难题不会做。居然看起来,读大学是无忧的,当然,这题目里说的这几个学校,是肯定考不上的。但是,以我现在还能给她补课(数理化),就可以看出,上海的高考,真的是相对容易的。好学校录取比例那么高,是我们那个年代,也是现在很多外省的考生所不能比德伟。估计,也只有北京,能和上海一比高低,甚至更容易。

世上本就没有容易的事情,不管你是做什么,想成功都是付出一样的努力💪!

回到本案例,上海的考生想要考上前五高校:复旦,交大,同济,华师大,华理工,也是千难万难:首先在小学前就要提前择校,进入好的小学,然后进入更好的私立初中(起码各区好学校),再经过几年的拼搏,保证考进上海市重点高中(各区的重点没门),再然后努力努力再努力,才有可能进入这些名校。而其他的一些高中想进入,难如登天。真正进入名校的考生也是凤毛菱角。

所以说,不论上海考生还是外地考生,想进入哪里的名校,都是大量的付出。又或是,上海考生,需要家庭的更多付出,不仅仅是金钱上的,还有时间,精力,各种辅导班等等、等等、等等。

以上是一位高中家长的体会,以兹共勉!


上海考生把复旦交大同济华师大叫做大四校,就是相对于高中的复附,上中,华二附和交附而言的上海四所985高校。

在上海,目前每年约有五万名考生,其中清北每年在上海招约100到200名,这其中还包括了不少以前香港的高校名额,另外,复旦和交大每年各招七,800加起来就是1500名左右,这其中也包括了两所大学的医学院,剩下就是同济和华师大了。每年加起来招生不超过2500了,因此上海的考生要考上上海的四所985高校,他的考分应该在上海的五万名考生的钱1500到2000名左右才有希望。相对而言,复旦和交大他的录取的最低分数线比较高,因为他们的新生入学是不分专业的。大的方向基本上就是文科理科工科和医科,尤其是工科和理科基本上是不分专业的,到了学校以后,根据一年以后的成绩双向选择选择你具体要读的细分专业,因此他的录取分数线比较高。同济大学情况相对特殊一点,因为同济大学的某些专业比如说建筑专业在全国高校来说属于数一数二的,因此他的分数就非常的高,而普通的专业他的分数就不是那么太高,因此他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就不是很高,因此能考上同济建筑系基本上上海所有的大学都可以上了。华师大,因为是文科见长的专业,又是师范专业相对来说考生有一些。顾虑。尽管是985的高校,但是分数相对来说比较靠后,但是无论怎么说,必须要在上海的考生当中的每年前2000名左右才有希望录取进入,这四大四校,就是上海的985高校。

同为中国人,“同分不同命”?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教育***分配不均匀,人口数量也相差很大,所以自然有一些省份考高档次院校容易,另一些省份就比较困难

在北京,考试成绩排名前0.5%的学生,可以进清华、北大,而在河南名列前0.5%,只能进南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缪老师拍摄的复旦大学)

上海总共有4所双一流、985工程大学,其中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两所高校实力相当,在全国各地的录取分数都在伯仲之间。上海考生,需要高考成绩排在前1%左右,才有机会被这两所大学录取。

其他的两所大学,同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相对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会比较低,要考取这两所大学,上海的考生,分数要达到前5%-10%之间

(缪老师拍摄的上海交通大学)

缪老师先拿前1%这个成绩来作参考,既然在上海可以考到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那在其他省份可以考到什么学校呢?

北京,文科前1%可以上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理科前1%可以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江苏,文科前1%可以上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理科前1%可以上同济大学;在天津,文科前1%可以上南京大学,理科前1%可以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浙江,文科前1%可以上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理科前1%可以上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在[_a***_],文科前1%可以上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理科前1%可以上浙江大学医学院。

为什么有些上海或上海圈的人,宁愿选择复旦交大也不愿意跑到北京读清北呢?

北清出来做官的多,上海人不愿做官,当然也对北清冷漠了。何况上海的孩子离不开父母的照顾,父母也放心不下孩子去北方生活。但可以放心的让孩子去国外读书,其中的原因大家也都懂的。

这个问题不成立,事实是这些年上海的高考状元们几乎齐刷刷一水儿的都选择了清北!上海的高智商孩子和他们的家子在择校上绝不是小市民的眼界,人家的格局和眼界大着呢!无论是地理气候环境历史文化底蕴还是科教文卫等绝大多数领域综合实力指数首都北京都是中国最好的城市!做为中国的文化中心,以北大清华两座中国最高学府领衔的首都双一流大学共有34所,碾压式的遥遥领先上海的十四所!清华北大在Qs世界大学排名榜中都位居前矛将复交甩出至少六七十名开外,在亚洲大学排行榜中清华更是名列第一!北大前三!所以现在上海的高层次家长无不以让孩子考进清北为荣为人生光宗耀祖之至高至光之时刻!过去一些祖籍苏北宁波等地乡下进沪的小市民为了掩饰自卑总是反咬一口别的省市是乡下,不让孩子出沪上学,岂不知首都北京市民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就己坐地铁出行了,上海在北京人面前才是乡下地方!而现在信息交通发达了,许多有文化有修养的高层次上海同胞知道天外有天,也支持孩子出沪上大学,尤其是首都北京的大学!祝愿有更多心怀远大理想的上海孩子能考上清北等首都众多的双一流大学晋京求学,努力活出精彩,最大限度的展现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梦想😄!

层次差别不大时,大学选择,更应该注重的是专业,地域,同学圈等等因素,而不是光看那不靠谱的大学综合排名,在意于某某大学的谁前谁后,真不知道,对于只是在那读几年书的普通学生,学校排名的细微差别,与你何关。选择自己合适的最重要,偏远地区的有些中学,会忽悠农家孩子只去排名高的大学,其实只是给自己贴金,没有真的为学生未来考虑,好不容易跳农门的优秀的农家孩子以及家长,要当心这个坑。

上海人就两条路,第一条出国欧美次是日本俄罗斯绝对不去。第二条复旦交大,尽量不去外地。还有特殊的第三种情况就是家庭环境很差或家庭关系很差,活得很不开心,那连塔里木大学都去。

自从恢复高考之后,报考志愿是随着国家政策,经济的发展而演变的,本人是八十年代初期参加高考的,对高考的了解局限于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

在八十年代,江浙沪的高考状元很少北上去清北,特别是上海的状元,几乎不会离开上海,本人高考那年,上海市前十名,只有一人离开上海,去了中科大,其余的都在交大和复旦,原因如下:

1.大学毕业后,由国家分配,分配后必须去,不然,档案户口都成问题。江浙沪学生不愿意离开本土,***如状元去了北京,那么毕业后就不知道会去哪里了,而留在江浙沪地区上学,毕业后基本不会离开(那时候在上海的大学,有哪里来哪里去的分配准则)。

2. 那个年代,大学生严重短缺,毕业时,各种国家单位虚席以待,特别是江浙沪的好大学(也就是现在在江浙沪的985/211大学)的毕业生,各个单位来学校抢人,本人毕业时,就有公安厅,经贸厅,银行,大学四个单位可以选择。

3. 大学本科毕业后参加工作,就是国家22级干部(天生的公务员),不论是清北毕业的,还是最差的院校毕业的,在同一个单位的同一年参加工作的,起薪一律相同,也就是说,两个毕业生同一年进入同一个单位工作,只要是本科毕业,工资***没有区别。

4. 在上海人眼里,除了上海,其它都是乡下,***如一户上海人家有亲戚从外地去拜访,隔壁邻居打招呼时就会说:你家乡下来人了啊!上海天生的对其他地方没兴趣,包括北京。

5. 在中国火车提速之前,中国的铁路交通不是现在的年轻人能够想象的。本人在上海读大学的时候,那些从福建,湖南,江西,四川等省份来沪就学的同学,路上的艰辛不能想象的,很多都是在火车上站几十个小时到达上海的,听他们描述我都觉得受不了。幸好当年考大学的时候,本人就圈定了:重点大学,在浙江只报浙大,外地大学只报上海的策略(那时,杭州到上海的快车要4小时,慢车6小时,今天,杭州到上海的高铁只要50分钟)

北京集体户口,孩子能在北京高考吗?

你的孩子最迟要在上高一的时候拥有北京学籍,否则即使是北京市户口也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比较好的做法是上高中入学时,给孩子找个北京的高中,然后办理转学去山东读高中,最后高三下半学期再回来参加高考的模拟考试和复习,然后在北京参加高考。这样就恭喜你能用山东的成绩在北京考大学,据说清华、北大、复旦、浙大、中山、南开随便挑啊!

最新文章